聚酯市场“先热后冷”,企业避险需求强烈
据介绍,我国是全球*大的乙二醇进口国和消费国,对外依存度超过50%,国内有90%以上的乙二醇用于生产聚酯产品。因此,下游聚酯市场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乙二醇供需和价格走势。2018年,我国聚酯
上述聚酯行业波动情况也体现在乙二醇市场上。由于前3季度下游需求可观,国内乙二醇生产开工率居于高位,总体供应增量明显。至4季度需求回落,社会库存上涨,价格也随之大幅下跌。7月19日乙二醇市场价7265元/吨,随后回调至11月19日的5815元/吨,跌幅高达152 0173 3840元/吨。而同期聚酯涤纶长丝(POY)产品价格下跌635元/吨。“从乙二醇和POY的价格对比可以看出,乙二醇价格波动相对POY更大,企业对利用乙二醇期货避险需求更为强烈。”广发期货分析师张晓珍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
对于2019年乙二醇市场走势,华瑞信息公司聚酯原料负责人施佳平指出,2019年国内乙二醇产能开始进入高速扩张期,预计新增产能约307万吨,产能增速约29.1%。其中新增产能中煤化工产品占比约75%。而2019年聚酯产能新增量预计达510多万吨,产量增速约7%,低于2018年11%的增速。“从供需结构来看,受上下游投产错配的影响,2019年2季度乙二醇供需格局将有所好转,对外依存度回落。”施佳平认为。
他指出,2019年1季度下游需求萎缩、供应过剩使价格重心大概率持续走弱,并会影响进口贸易。但考虑到船只装运问题,进口供应减少将出现在2季度。此外,乙二醇价格波动还将受到国内外宏观因素、原油价格、生产成本等多因素影响,价格波动频繁。
在此背景下,乙二醇期货上市为企业对冲价格风险提供新的途径。部分专家表示,乙二醇和PTA(精对苯二甲酸)是聚酯生产的主要原料,目前PTA期货已上市,12月10日乙二醇期货上市将助力聚酯企业在期货市场更全面的锁定生产成本。
“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为聚酯产业链企业增添新的风险管理工具。在市场行情不好时,企业卖出套保,规避价格下跌风险;行情较好时,企业在期货市场上买入套保,规避价格上涨风险。乙二醇期货的平稳上市,有助于发挥期货市场作为现货市场‘蓄水池’的功能,平滑现货市场价格波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海通期货乙二醇研究员刘思琪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
实际上,从期货市场获益的不仅是下游聚酯企业。从行业结构来看,乙二醇上游供应多元化,竞争较为充分,2018年国内乙二醇生产企业约有40多家。从进口及贸易环节看,参与乙二醇进口的企业约有400多家,在张家港等乙二醇物流集散地,参与交易的中小型贸易企业约有1000多家。从下游消费环节看,2017年我国约有100家聚酯企业,超过40家年产能在30万吨以上,乙二醇上中下游市场结构均衡。乙二醇期货上市后将有助于全产业链更好的管理价格风险。
制定贴近现货市场的期货合约规则
在培训会上,大商所相关专家介绍乙二醇期货合约及相关规则的重点内容。他表示,大商所在设计乙二醇期货交割质量标准时充分考虑国标和现货贸易习惯,高度重视聚酯企业意见,2013年起与上海石化研究院和相关第三方商检机构合作研究交割质量标准,确保该标准以现行国标优等品为基础,接轨2018年12月实施的新国标。
如,由于氯离子对不锈钢反应器和储罐具有腐蚀性,现货贸易中氯离子含量基本为必检指标,新国标也已将该项指标加入。因此,交割质量标准将氯离子含量设为必检指标,以减少其对下游聚合工艺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虽我国煤制乙二醇工艺发展迅速,但由于目前下游聚酯企业接受程度不高,大商所增设1,2—丁二醇和碳酸乙烯酯两个煤制乙二醇特有的杂质指标,用于区分煤制乙二醇,打消了聚酯企业对于煤制乙二醇进入交割的担心。
“2013-2016年,我们联合相关机构对乙二醇现货品质开展全面深入的质量摸底检验,抽取国产和进口主流乙二醇产品约30个样品,覆盖国内总产量的70%和进口总量的约50%。检验结果显示,交割质量标准符合主流产品品质,且能很好地区分煤制乙二醇。”该专家表示,除制定上述交割标准外,大商所将择优选择资质优良的仓储企业作为交割仓库。仓库必须对入库商品的厂商、原产地证明、出厂检验报告等单据进行查验,查验合格后才能注册仓单。
关于交割区域设定,大商所充分考虑和顺应我国乙二醇现货国内贸易物流流向,以华东地区作为交割基准区域,华南地区升贴水为0元/吨。为防止交割罐容不足,乙二醇期货将实行仓库与厂库并行的一次性交割、滚动交割及期转现交割制度,客户可以选择完税或保税交割。通过实施多种交割方式,有效扩充乙二醇可供交割量,确保交割业务平稳顺利。
此外,乙二醇品种的物化性质相对稳定,储存1年不变质。因此大商所规定乙二醇期货合约的仓单有效期*长1年,每年3月*后一个交易日之前(含*后一个交易日)仓单必须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