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强新疆兵团棉花质量管理述评:机农融合是关键

百检网 2021-12-15

机农融合是关键

——全面加强兵团棉花质量管理系列述评之三

●兵团日报记者 周华林

在基层追踪采访棉花质量下滑原因时,听到一种说法:棉花质量下滑,原因在于机械采收。果真如此吗?

记者通过到植棉团场、机关和棉麻经销企业,与一线职工和业内专家深入探讨后,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农艺农机不配套是棉花质量下滑的原因之一,必须强调,只是之一。农艺农机配套,深度融合将是提高棉花质量的关键。由此,不得不说,将部分团场棉花质量下滑归咎于机采纯属谬误,或者说是在为棉花质量下滑找借口。

之所以说不能将棉花质量下滑归咎于机采,这是因为,在我们跟前,北疆各师已有不少采用机采的植棉团场,整体棉花质量不仅没下滑,反而有所提升。再说,国外的美棉、澳棉,纺企公认质量好,同样是机采。事实说明,棉花质量下滑的原因绝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机采。准确地说,是因为我们的农艺农机还不够配套,没有实现深度融合。提高棉花质量是个系统工程,种子、田管、采收、加工、运输等各环节,须环环紧扣,紧密衔接。而农艺农机是个子系统,是提高棉花质量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兵团人说起棉花,之所以引以为豪,不仅仅是因为兵团人早在152 0173 3840 年就打破了北纬42 度的“植棉禁区”,成功试种了棉花,而更重要的是,兵团人创造了质量、单产、技术全国******的骄人业绩。这其中,兵团人不断探索,走出的优质、高产、节本、增效,农艺农机相互配套、融合创新之路功不可没。比如,矮密早栽培模式、膜下滴灌等新技术,都是兵团人苦苦创新探索的成果。

但是,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植棉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棉花实行机采已是大势所趋。甚至业内人士说,机采是兵团棉花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去年,兵团棉花机采面积已达650 万亩,机采率近70%,北疆不少团场机采率已达到90%以上。从祖祖辈辈的人工采摘到如今的机械采收,可以说是棉花生产的一次革命、一次跨越。

兵团植棉60多年来,因为由人工采摘转向机械采收,基本结束了每到拾花季,从师到团场机关停止办公、学校停课、工厂停工,一齐上阵采摘棉花的历史。同时,也结束了每年全兵团要从疆内外引进数以十万计的拾花工、拾花费超过十亿元巨资的历史。毫不夸张地说,机采是由兵团人**的我国棉花生产的一次技术革命。

既然是一次革命和跨越,就意味着有阵痛,也意味着打破既有方式,重建一套适宜机采的棉花栽培新模式。不断创新、不断适应、不断进步,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这就要求我们,从思想意识到农艺农机实现新融合,且敢于直面阵痛,勇于创新。

融合栽培新模式,为提高机采质量创造条件。走在机采棉前列团场的经验是,创新适宜机采的栽培模式,首要是坚持“产量与质量并重,质量优先”原则,切实转变重产量轻质量的意识。在精量播种、节水灌溉和种子质量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合理配置株行距,适度调减理论株数,建立完善以质量为核心、以适应机采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的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新模式。

融合喷施新规程,提高脱叶效果。经验表明,脱叶剂喷施的时机、药剂配比的把控,对棉花内在质量、降杂、采净率至关重要。各植棉区应根据脱叶剂对气温条件的要求、棉花成熟度的总体状况,把握*佳喷施时机、药剂配比,提高喷施质量和脱叶效果。南北疆各植棉区域气候差异大,棉花品种不同,成熟期也不同,脱叶剂喷施时机必然也有差别,这就要求各植棉区域,要开展脱叶剂施用技术区域试验,在实践中探索,科学把握。

融合作业新方式,提升机械作业水平。加强采收、打模、拉运环节机械作业质量管理,是控制籽棉水杂含量、降低异性纤维的有效途径。**,要严格执行籽棉“四分”管理制度(分品种采收、分采收时间堆垛、分等定级、分批次轧花)。其次,要严格执行机采作业技术规程。机采作业时的籽棉含水率不高于12%,采净率不低于95%,籽棉含杂率不高于12%。再次,要加强打模运模管理。严格执行打模籽棉的含水标准和储存时间,防止籽棉发生霉变。

农艺也好,农技也罢,不管怎么融合,*终需要人去操控,操控的好与差,效果相差甚远。比如说,采棉机排杂网按“一箱一清理”,排杂效果*佳。否则,杂质多了,谈何提高质量。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