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改变了价格扭曲现象,使市场机制发挥重要作用。引导生产者按市场需求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产区得到优化。带动粮棉生产布局调整,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取得突破。二是政府对生产者实行补贴,保护其利益和积*性。也使财政补贴更加有效和精准。减少了大量财政补贴。三是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升。价格形成机制改变使农产质量不断上升,倒逼提高品质和效益。如新疆
任兴洲在日前由长江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期货服务实体·深化产融结合高端论坛”上分析,从2004年开始,针对市场粮食价格的大幅波动,为保护农民利益,稳定的市场,我国开始对稻谷和小麦实施*低收购价政策;2008年后,面对金融危机后部分农产品价格下跌和农民收益下降等问题,国家陆续对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等农产品实施了临时收储政策。
她说,这些政策在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连续实施多年后,其弊端凸显出来。托市政策扭曲了市场价格信号,影响了各类市场主体的预期和经营行为,形成了高价格、高补贴、高库存、高进口的畸形现象。此外,托市政策还导致农产品种植结构失衡,下游加工企业成本大幅上升、财政负担难以为继,也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任兴洲还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