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中国部分大中型纺织企业、贸易商提前签约2017/18年度新花(存在预支甚至透支2018年棉花进口配额的现象)呢?笔者归纳如下:其一、2017/18年度美棉的签约需求进入战国时代。越南、印尼、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及其它国家纱厂都紧盯美棉出口,与中国企业展开全方位的竞争,虎口夺食并不容易,因此从补充西非棉、中亚棉成为必然途径;其二、ICE盘面已跌入包括中国等买方设定的采购区间内,抄底的意愿较强。6月下旬以来ICE主力合约低点进入66-67美分区间(低点66.15美分,创2016年9月上旬后新低),2017/18年度美棉、非洲棉、中亚棉等FOB、CNF、CIF报价随之大幅下调,无进口配额之忧的大中型纺企、进口商等来逢低吸纳的机会;其三、对2017/18年度中国国内高品质高等级棉花供应继续紧张的担忧较重。从相关部门的调查来看,2017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的增长幅度或在8%-10%(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棉花实播面积4757.3万亩,同比增幅8.5%,其中新疆实播面积增长8.9%),但考虑7-9月份天气不确定增加、储备库棉中可纺性高的新疆棉已大幅减少及近两年疆内纺企对高品质棉花需求快速扩长等等原因,预计2017/18年度新疆棉的出疆量将继续下滑。
近两日ICE盘面震荡幅度加宽,多空双方的博弈处于胶着状态,但主力合约未能站稳70美分关口上方,对基金、多头信心影响较大(7月11日12月合约一度上冲至71.44美分,但盘中跳水,多头护盘失败),笔者分析短期ICE不具备高举高打的条件,仍处于筑底阶段,背靠65美分/磅的展开试探性反弹为主,反转尚早。一方面北半球棉花种植增种的利空尚未完全消退,秋老虎的威力不可低估。据印度农业部统计,截至6月29日棉花播种面积已达7186.5万亩,同比增长56.5%,而豆类和油料作物减少,棉花种植大大高于预期;另一方面临近美非农数据公布,美元指数收复96关口,美元指数或回归强势。美元走强必然对外围大宗商品的止跌、反弹形成压制,而预期9月份美联储加息、美政府缩表对商品市场的釜底抽薪更要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