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理解在古人眼中什么是“被子”。
从先秦到北宋以前,中国人理解的“被子”就是可以披在身上的“寝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就写到:“被,寝衣,长一身有半。”这源于孔门弟子在《论语·乡党》中有关孔子衣食住行的记载:孔子居家,“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若以当时人1.7米的身高计算,寝衣长达 2.55 米。这种寝衣类似今天的被单,睡觉时可以覆盖在身上做被子,醒来可以披在身上做衣服。
那么这种“寝衣”的形制是什么样子的呢?
据明初陶宗仪在《南村缀耕录》中载,后蜀主孟昶有一条锦被,宽达三幅布(约 1.8 米),却由是一整幅锦做成的,在头有两穴,可以合扣在脖子下,如当时人穿的盘领衣服,余下的锦则能披在肩上,称为鸳衾。
实际上,这条寝衣类似披风,已经比先秦时的大大简化。在孔子的时代,寝衣还带袖子和帽子。因为先秦时古人席地坐卧,又宽又长的寝衣可以把人全都包裹起来,达到保暖的目的。
在中古以前,棉花尚未传入时,像孟昶一样能用得起丝织锦、帛制作寝衣的人多是贵族。再例如苏鹗在《杜阳杂编》写到,唐元和八年大轸国曾进贡冰蚕丝织成的被,方二丈、厚一寸,即使夏天覆盖也是清凉透体。而中古以前大多数底层故人还是用麻来织布做寝衣。
此外还有一种纸被,陆游曾写到:“纸被团身度雪天,白于狐腋暖于绵。放翁用处君知否,不是蒲团夜坐禅。”后人推测这中纸被是用某种藤条制成的,颜色雪白、质地坚硬。
我们熟知的古人对被子的另一种叫法源于杜甫的诗:“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所谓“衾”,按照《说文》,就是“大被”,即更大的寝衣。
但“衾”和“被”还是有显著的差别:被是单层(不论织得多厚)布制成,衾则有里有面。这意味着故人在衾里面填充了某些材料让这种“大被”更暖和。
这也是我们关心的核心问题:在没有棉花之前,古人在被子里填充什么?
古人称这种填充物为“絮”,这个字也表示填充这个动作。《说文》对“絮”的解释是“敝绵”,清代段玉裁进一步解释道,“敝绵”就是破败的丝制衣服。他又补充到,古代尚无当今的木棉,所谓的“绵”都是丝制的。可以想见,*早在被子里填充的“絮”就是那些穿破了的丝质衣服的碎片,或者质地不好的丝。
另一种很早被用来做“絮”的材料是芦花。《二十四孝》中闵子骞“单衣顺母”的故事即有反映:孔门以孝行著称的闵子骞,不被后母喜欢,到了冬天,后母的亲生儿子的衣服都絮绵,而只有闵子骞的衣服絮芦花,冻得闵子骞瑟瑟发抖。他的父亲察觉后,毁衣观之,“始知非絮”。
这个故事出自敦煌遗文,不晚于唐代,可知至少在隋唐时,芦花已经被人视为可以用来填充御寒的材料。
另外,我们常认为古人会用兽皮做被子。实际上,古人多用兽皮做垫子,席地而坐的情况下可以很好的隔绝地面的寒冷,即《论语》中所谓“狐貉之厚以居”,可以当坐垫、睡垫。
雅洁.yajie致力于让全球亿万家庭使用天然纤维。
雅洁棉胎在线订购网址:
服务电话:152 0173 3840 5315 1951 微信公众号:雅洁棉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