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以来,华北大部及山东中北部、陕西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较少,其中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和陕西北部等地不足50毫米,大部地区较常 年同期偏少5~8成。其中,河北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65%,为152 0173 3840年以来同期*少;北京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偏少60%,为1972年以来*少;山 东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少48%,为1998年以来*少。
由于前期降水偏少,加之7月12日至13日华北大部及黄淮部分地区连续两天出现35℃以上高温晴热天气,京津冀大部、山东中北部、山西中部、陕西北部等地土壤墒情下降迅速,导致出现中度以上气象干旱,局部达重旱。
目前,干旱已造成山东、河北、北京、陕西、山西等地部分水库蓄水不足,河流出现断流,玉米等农作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其中,北京密云水库 水体面积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0%。从10厘米土壤相对湿度监测情况来看,河北部分地区已不足40%,近半数土地面积这一数值不足60%。目前急需降雨解除 干旱威胁。
本轮降雨能否解除干旱压力?
16日,华北、黄淮部分地区迎来降雨。其中北京降雨较为猛烈,24小时里,密云和海淀分别降下50毫米和59毫米,达到暴雨级别。
17日至18日,内蒙古中部、河套地区以及华北等地多阵雨、雷阵雨天气,局地有短时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但总体来看,华北等地的降雨主要以小雨或阵雨为主,京津冀大部地区及山东的累计降雨量仍比较少。预计京津冀大部地区及山东未来一周的累计降雨量不足25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3~6成,目前看来,气象干旱将持续。
预计7月下旬,华北西部及陕西北部的降雨量接近常年,有利于旱情继续缓解,部分地区旱情将解除;但华北东部及山东中北部的降雨仍较常年偏少,气象干旱仍将持续或发展。
人工缓解旱地压力刻不容缓
面对干旱压力,我们应尽早做好准备,建议干旱地区农业要充分利用抗旱水源和节水滴灌工程,优先保证高产田和缺水临界期田块用水。
针对农业种植,可采用以下措施:
1.种植耐旱作物和品种,如谷子、豆类、胡麻等。
2.修建水平梯田、条田,可比坡耕地蓄水量增加5成以上。
3.早伏耕,伏耕闭口或雨后耙耱,以增加土壤贮水量。
4.采取滴灌、喷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措施。
5.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临界期,灌关键水。如小麦是孕穗到抽穗期,玉米是“大喇叭口”期到乳熟期,高粱和谷子是孕穗到灌浆期,马铃薯是开花到块茎形成期。
6.用地膜、秸秆或砾石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消耗。
7.将保水剂掺入土壤,抑制土壤水分蒸发。
8.用黄腐酸等抗旱剂拌种或对叶片喷施,减少水分蒸腾,抗旱增产效果明显。
9.麦收后尽早深耕、翻耕灭茬,及时耙耱,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10.在降水特少、干旱严重年份,可采取等雨来了再耕的方法,实现耕播一次完成。
11.利用道路、场院、屋面等天然集流场,配套修建蓄水窖。
12.在山、川、塬利用集流槽,实行涝池与泥窖配套。
13.渠、井、窖结合,在机井周围、渠道沿线兴建蓄水窖,既可贮备水源,又可扩大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