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棉花产量从被“低估”到“浮夸”。2014年实行“直补”,疆内无论兵团还是地方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兵 团部分团场棉花种植面积降至1/3甚至1/4;而整体气温偏低,棉花生长期一般拉长到152 0173 3840-180天,棉花产量受到较大影响,再加上春季风灾、低温灾害 频发,农民积*补种其它农作物,阿克苏、巴楚很大一部分棉花主产区单产较2012、2103年下降15%-20%,而2013/14年度实行不限量、敞开 交储,
二、机采棉占比大幅增加并“占领”期货仓单市场对手摘棉的反弹形成“重压”。机采棉的比例有多高?兵团预计占到总产量的 80%以上,北疆部分“大农场主”也用上了机采棉设备(兵团机采棉为地方农民拾花的现象较多);而南疆因维族农户多,单块棉田面积小再加上经济水平、接受 能力比较低,地方上机采棉比例很低,阿克苏、巴楚及喀什、克州的大部分棉区机采比例不足10%甚至更低,而机采棉成本较手采棉低1000元/吨以上,因此 短期在机采棉大量并允许在期货市场交割的前提下,现货和期货市场遭到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机采棉杂质大、强力低和长度短等等问题只能纺40S及以下支数的棉 纱,目前主要是同黄河流域地产棉混合使用,但随2015年2月份以后高支纱、高配纱订单回暖,无论地产棉还是新疆机采棉都无法达到纺纱要求。
三、涤纶短纤、粘胶短纤等原料对棉花替代作用增强本身就是个伪命题。随原油价格大幅下挫直至被“腰斩”,1月中旬涤纶短 纤的市场成交价跌破7000元/吨,仅相当于新疆棉内地库报价50%;粘胶短纤也跌近11400元/吨,因此关于棉纺织厂大量“弃棉用化纤”的说法愈演愈 烈,毕竟成本低且库存资金压力较棉花小,但笔者调查,截止1月20日前国内棉纺厂、纱厂棉纱、涤棉纱及其它化纤纱的库存量较往年有不同程度的下滑,部分厂 家产品库存15天甚至10天以内,涤棉纱或其它化纤纱若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卖给谁了呢?山东、河南、河北和江苏等地棉纺织厂涤棉纱、涤棉布等主要销往日 本、韩国及中东等国家,少部分出口非州、南美等,但随全球经济放缓乃至担忧加重,涤棉纱或涤棉产品“一枝独秀”的能有多大?而且从海关公布的涤棉纱、化纤 以及化纤布的出口数据来看,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同比增幅下滑。
四、外棉只能阶段性替代新疆棉,2015年新疆棉仍有大施“拳脚”的机会。其一,港口SM级美棉的人民币报价较新 2128级高1200元/吨以上,在价格上没有任何优势,“一致性好、三丝少”是主要卖点;其一、由于有大量的国产棉和储备棉,中国政府增发棉花进口配额 的预期很弱,因此即使全用来进口高等级外棉,也仅120万吨左右(89.4万吨2015年度配额,再加约30万吨结转下来的2014年度进口配额),那么 另500多万吨棉花只能从国产棉中选择,国储棉、地产棉品级低且一致性差、强力低,2014/15年度新疆棉将成为消费的“中流砥柱”;其三、印度棉虽然 丰产且出口数量预计大增,但由于在价格和品质、杂质、亏重等等方面较地产棉、国储棉没有优势(目前青岛港印度棉S-6净重提货价14000―14100元 /吨),能同美棉、澳棉、西非棉、中亚棉的竞争中获得多少中国企业的青睐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