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间价格大起大落,
棉农增产不增收
近几年全国棉花产销量情况为:2008年,安徽省主要棉花品种的产值减少34%,
由于2009年的行情好转,棉农植棉的积*性有所提高,2010年,安徽种棉面积达到456万亩,同比增长3.6%,由于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 纺织品服装消费及出口旺盛,新棉供不应求,价格一路飙升,籽棉均价达到5.6元/斤,*高达到6.9元/斤,收益945.6元/亩,同比增幅151%,创 历史新高。2010年的好行情*大地刺激了棉农种棉的积*性,2011年安徽的种棉面积达到496万亩,同比增长8.8%。可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由于 欧债危机的影响以及纺织品出口的下滑,籽棉均价一下掉到4.0元/斤,造成增产不增收,每亩收益仅510元,同比下降46%。2012年,由于2011年 棉花价格的大跌,棉农种棉积*性再次下降,安徽种植面积450万亩,同比减少9.3%。
国家政策应多考虑棉农接受度
从以上五年数据可以看到,如果当年的棉花行情好,第二年种植面积就扩大,行情差,面积就缩小。棉农的收益不仅与行情有关,还受不能确定的气候影响,因此棉农有一定的盲目性。虽然国家有收储政策,但每年公布的收储价格和时间有待商榷。为此建议:
**,国家公布收储价格的时间应在第二年春播前,至于提前多长时间应该认真研究,棉花一般在4月中旬播种,如果提前的时间短,棉农无法安排当年 生产。如果早公布,根据收储价格,棉农认为种棉不划算,就会改种粮食或其他经济作物,价格合适,仍然会种棉花,保持种棉面积的稳定。根据调查,公布的时间 在农历春节期间*合适。
其次,合理制定国家棉花收储价格。虽然国家制定收储政策是为了稳定市场,价格为托底价,但价格也不能太低,价格应根据前一年的收购价,劳动力及 农资成本,居民的消费价格(CPI)指数,行业的平均利润综合考虑。收储价格不能只是棉农的成本价,应把棉农的收益考虑进去,收益的比例国家应根据农业有 关专家的建议,并考虑到棉农的接受度。
*后,加强对收储政策的宣传。现在棉农很少到轧花厂卖棉花,都是棉贩子上门收购,种棉的也都是老人和妇女,年轻人出去打工了。许多棉农不知国家 政策,让一些不良的棉贩子浑水摸鱼,直接减少了棉农的收益。国家收储价格一公布,不仅县市媒体要宣传,重要的是乡村干部、农技人员要向棉农讲清楚,棉农心 理有了底,才会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