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部门透露,为保障企业的足够用棉,政府今年
一、配额充足,但年底前市场可供采购的资源量相对有限。
国际市场除了新棉,本年度及之前年度可供进口的外棉所剩不多,如果采购新棉,1%关税配额可以延用到2月份,但滑准税配额必须要求*晚12月要完成通关,企业采购对进口棉的要求相对较高。而年底前除了本年度或之前所剩的棉花,新棉能如期在年底前运抵的棉花仅有印度棉和美棉等少数其他棉花,多数北半球新棉需要到1月份以后才可以开始保障大量装运。目前正处于“僧多粥少”的局面,外棉的贸易市场偏向于卖方市场。
以印度棉和美棉为例。印度棉*早能10月份装运,到中国运期大概15-20天,理论上12月份到港不成问题,但因印度棉的收获期和收购、加工期战线拉得比较长,10、11月份可以装运出去的棉花相对不多。美棉虽然9月开始采摘,但集中供应要到10、11月份,陆续加工批量出口供应至少从11月份开始,运期到中国大概25-30天,纺织企业要在月底前完成通关,时间相当紧张,能运到的供应量也不会很大。目前,如要卖方保障12月底之前到港,还需要加价,一般需要加价1-1.5美分。
二、担心今年配额用不完,影响企业明年配额的发放量。
一些企业担心,今年自己所得的配额量相对较大,如果用不完会影响到明年配额的发放量。采购远
一些企业也就以上的担忧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建议一:配额按棉花年度发放。配额按照阳历年发放,使用期为1-12月份(除1%配额可以延用到次年2月份),棉花年度则是9月-次年8月份,在“保护棉农”这个目标上,配额的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年度初期认为价格过低保护棉农利益的情况下,发放配额数量以少为宜。在年度初期,国产棉价格适中同时进口棉价格也适中或国内价格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发放数量以足够量、以早发放为宜。一般情况下是国产棉价格高于进口棉,通过足够量的配额将两个市场的价格调节接轨,使得纱厂不必用高企的棉价去和世界同行竞争。即便是此时进口棉价格高于国产棉,此时纱厂的优先选择是采购国产棉无论配额的发放量是否充足,因此多些无妨,少些却会留下隐患。
在年度初期发放配额,对国内棉花市场相对利空,但如果能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其他的措施来平衡棉农的利益,*好不过。
建议二:发放时间也是宜早不宜迟。在绝大部分年份是年度初期价较低,年度后期价较高,早发使得纱厂可早些定购棉花,有利企业早些安排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即便年度初期价高,后期价低的情况出现,由于早发配额也可使得初期过高的棉价获得制约。同时对于单个企业来讲,配额数量不确定的情况下,只能估计着配额数量去定外棉或者推迟定购外棉,配额比预估少了,企业把握采购时机方面相对被动,也可能增加了许多机会成本。
对于产业链来讲,早发为宜,这样就少了许多政策的不确定性,便于产业链中各个环节早做安排,许多应该做但碍于此政策风险而不敢做的生意就被放弃了,很可惜的。
建议三:今年允许所有配额延期使用。如延续现在按阳历年的时间段发放配额,建议今年这种特殊情况下――青黄不接情况相当明显,也同样允许滑准税配额延期,或如今年配额用不完的企业明年的发放比例不受影响。企业在年前的集中采购,对外棉价格形成支持,如配额延期使用,将在一定程度上平抑外棉价格,有利企业控制进口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