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在新疆,起起落落的棉价会对棉农产生什么影响?对棉产区的纺织企业又造成什么样的冲击?记者来到新疆棉花主产区之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深入团场连队进行采访。 棉农心存忐忑 在石河子总场泉水地五连,几位种棉大户聊起去年疯狂的棉价,心情复杂。 五连职工陈宗英,去年种了420多亩棉花,单产达到400多公斤,收购时,以每公斤10.3元的价格出手,扣除成本等,净赚60多万元。她说,种了大半辈子棉花,想都没想过一下能挣这么多钱。 陈宗英形容:“那时每天看着上涨的棉价,心直跳,真不敢相信棉价能冲到13元一公斤。”虽然*后按年初签订的收购合同,参照市场价格以每公斤10.3元卖给了团里,多少吃了点亏,但就这样她已经非常开心了。 可钱装到口袋后,细细一想,这样的价格对今后的生产并不是一件好事。 郭骏志去年种了400多亩,因为单产高,仅棉花收入一项,就挣了80余万。但他在高兴之余,也为今后棉花市场担忧。他说,去年的高价,让种植成本跟着一起涨,水涨船高,特别是劳务成本,上去了就下不来了。“去年劳力价格*高时,每小时9元钱,而今年已经涨到了每小时14元。” 泉水地五连连长杨兵介绍说,五连有正播面积7217亩,近几年来基本上都种的是棉花,去年全连总产 杨兵认为,从棉农角度,当然是棉价越高越好,但从市场长期健康角度看,去年的棉价是过高了。从2003年的高位7.4元/公斤―8元/公斤,到2008年棉花4.8元/公斤,这样的大起大落,如果仅凭棉农的力量,根本无法抵御市场风险。 棉企处境不一 相比棉农,石河子的纺织企业却显得平静很多。 近年来,国内纺织企业如雄峰、华芳、华孚、如意、弘生、爱立泽等纷纷落户石河子经济开发区,其棉纺生产规模达到年200万锭左右。这其中,雄峰集团在石河子投资的天盛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规模就达到125万锭。 该公司采供部副主任李永胜介绍说,天盛100多万锭的生产规模,一年消化棉花达到10万吨以上,是石河子用棉量*大的企业,石河子垦区全年产棉35万吨,仅天盛就消耗1/3。 但这些年来,企业基本上没有仓储棉花,不管是去年的高位,还是以前的低位。其原因,一是企业身在产棉大区,供应基本不愁;二是仓储棉会造成棉花品质下降;当然*重要的一点是石河子在原棉保障机制上采取了一些政策,由当地*大的棉花经营公司银力集团与用棉企业签订供棉合同,使企业避免棉价波动造成的冲击。 李永胜以去年为例,在棉价被炒到每吨近30000元时,银力集团给天盛的棉价为每吨24900元到25300元。 兵团农二师永兴公司是农二师主要收购经营棉花的公司。该公司党委书记周逸介绍说,去年农二师垦区棉花总产4万余吨,基本被公司收购。公司以每吨26000元的价格从棉农手中收购,加了一点手续费后以26000多元的价格卖给企业。 但同为纺织企业和棉花收购企业,处境却大不相同。 阿克苏西部棉业近来很是着急,公司负责人说,去年怕收不到棉花,在32000元高位时,公司收购了3000吨皮棉,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一直在卖皮棉,到4月底还有近2/3没卖出,虽然国家每吨给400元的运费补贴,但是赔钱的压力仍然很大。 在喀什做了9年棉花生意的杜淑青,去年以近30000元的价格收进几万吨皮棉,到今年初还压了两万吨,没办法只好割肉出手。 棉价下降空间有限 “现在棉花还没下来,价格不好预测。据调查,我们生产能力在123万锭以上企业中,皮棉库存达到123.67万吨,以月均皮棉消费量90吨计算,库存量仍可维持一个月左右。库存量大是造成新疆棉花销售难的重要原因。”新疆棉花集团和自治区供销社相关人士回答非常谨慎。 杜淑青对今年棉价不乐观。她说,一是国家宏观政策调整银根收紧,企业货款难度加大,收购棉花资金缺口加大;二是银行利息提高,企业还贷压力增大,不敢贷款;三是受国际纺织品市场影响,下游企业订单减少,开工不足。这些原因都会造成今年棉花价格低。 但她说,棉农要比自己乐观多了,在她接触的很多棉农中,有相当多对今年棉价期望值依然很高。 农八师石河子总场副场长赵新民告诉记者,去年的高价造成总体期望攀高,今年种棉成本全面增加,较去年增加了40%以上。他算了一笔账,如果今年棉花收购价低于每公斤8元,棉农就挣不到多少钱了。 杜淑青的棉花经营公司是民营企业,她近期一直在关注棉价的变动,根据往年经验,她认为今年的开秤价格就应是现在的收储价,即每公斤8元左右。她说,公司每年出的价都较国有公司高出一点,在收购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今年遇到国家的紧缩政策,银行贷款困难,资金能力有忧。 而像永兴这样的国有棉花公司,却没有太大的担心。 周逸称,政策对今年棉价肯定会有影响,不会像去年那么高,但经验告诉我们,国家会保护棉农的利益,不会降太低,就算降,农民也不会吃亏。 对于棉价这种过大的波动,新疆纺织业内专家称,这不是件好事。虽然国有棉企在棉花经营过程中扮演着拦洪蓄水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棉农的利益,也使部分纺织企业减少了收购棉花的风险。但这种大波动对纺织品下游企业、中小型企业都会带来致命打击,势必会反作用于棉纺织前端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