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年度
 1.单边大涨后高位震荡下行
单边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2010 年度新花上市推迟及减产因素,促使国内棉花供给出现阶段性缺口。同时国际国内充足的货币流动性,及印度的限制出口政策助推了棉价上涨。而年内棉价的高位震荡下行原因是高棉价抑制了棉花需求,棉花替代品的价格优势明显,及银根紧缩、下游消费不畅等因素。
 2.本年度国内棉花的购销情况
全国累计收购皮棉612.8万吨,同比减少61.4万吨。较往年平均减少93.6万吨。
全国累计加工皮棉602.7万吨,同比减少70.2万吨,较往年平均减少97.2万吨。其中销售皮棉516.5 万吨。
 3.本年度棉花进口数量前高后低
截至目前进口221万吨。年内大量棉花留在港口里,估计要和新花一起销售。
 4.国内纺织生产增速不断下降,纺纱生产增速和棉布产量连续两个月下降。
 2011年棉布生产下滑导致上游的纱线销售不畅,2011年1-6个月棉布产量同比增速较纱产量慢 13.6%,粗略估算,仅此原因导致 2-6 月份纱厂产成品库存增量约为 152 0173 3840 万吨,这相当于同期月均纱产量的82%。
二、棉花定价秩序的再认识
 1.内外货币环境是影响棉花价格的深层次原因
 2.期市价格发现作用被强化
ICE棉价与持仓量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3.棉花供需关系的历史性分析
棉花全球总供给每年与平均水平相差不会超过 10%,今年棉花种植面积为 7942 万亩,同比增长8.5%,今年产量预计将达739万吨。今年棉花供应大幅增加,过剩局面依旧。
棉花库存消费比与棉花价格成一定的负相关性。
 4.纺织过度扩张增大了原料的需求
“十一五”初期,纺织工业已经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产能过剩行业,但整个“十一五”期间国家为了解决就业等问题,纺织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仍增长50%以上,纺织产业的过度扩张增大了原料需求,2000 年中国的月度纱产量平均为 50 万吨左右,到 2011 年大概每月纱产量达到250万吨左右。
出口退税是促进纺织外贸大幅增加的重要因素
 5.中国进口因素主导了
 6.我国棉花生产用工需求远高于粮食作物
目前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用工时间较集中,而棉花生产费工费时,且成本较高,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国内棉花种植成本不断上升,棉花与粮争地处于弱势地位等因素影响,棉花生产将面临萎缩。
 7.替代纤维竞争日益显现。
三、年度后
 1.宏观调控政策
经济增长放缓,大部分经济体增速回落。中国制造业指数连续数月下滑;不断显现的通胀压力促使密集的紧缩政策出台
 2.下游纺织企业产销形势依然不乐观
增长放缓,政策趋紧纱布销售市场难有起色。
 3.通胀环境下对服装消费的挤出效应增加
 4.全球棉花供需形势趋于好转,国内棉花生产形势好于预期,国际棉价下跌是大概率时间。
随着国内外货币环境和棉花供需格局的变化,未来棉花价格的波动区间仍然较大,涉棉企业面临的风险不断提高,棉花价格将在多重因素制约下寻找新的平衡区间。
总结:由于本年度市场上棉花存余较多,且下游消费持续不见好转,预计近期棉花价格难以有效反弹。而2011-2012年度全球棉花供应明显宽松,且外棉价格下跌对国内棉价的支撑作用减少,后期除非国内棉花需求的有效启动,否则
快讯:25日,南通棉花形势研讨会上,拜耳全球农业部一名官员称,他对美国农业部的美国棉花数据有所质疑,称目前美国东南棉区和加州地区的单产和质量较正常,但由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和三角洲地区的洪水和德州的持续干旱,估计美棉产量较正常年份将减产 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