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原本进入淡季的服装制造业却冰火两重天。
从记者昨日走访的部分商场、企业掌握的情况看,服装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
在服装生产过程中,除了原料,其生产所需的能源、人工等成本费用都提高了,产品出厂价格相应上涨。而品牌服装在销售过程中,人工、物流、仓储、广告投入、渠道建设、店铺租金、水电等费用全都在上涨,服装销售价格自然随之走高。
——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潘日晖
棉花服装价格
“各行其道”
国家棉花监测*新的价格数据显示,10月26日-11月1日,国内棉花价格指数、收购价格指数跌幅均在百元之上。其中,代表内地229级棉价格的国家棉 花价格A指数(CNCottonA)均价20862元/吨,较前一周下跌194元/吨;代表内地328级棉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 (CNCottonB)均价19443元/吨,下跌177元/吨;428级棉均价18555元/吨。
去年,棉花价格经历过山车行情,攀升至20000元/吨,今年3月爬到*高的30000元/吨,棉价上涨使得服装价格水涨船高。不过,今年因丰收等多种原因,刚刚收获的棉花价格急转直下,目前收购价格仅为20000元/吨左右,比春天时降了40%左右。
按照常理,占棉制服装生产成本50%以上的棉纱等原材料价格,是确定服装价格上涨的*为重要的因素。然而,上市不久的秋装、冬装价格却不顾棉价的变动,一路高歌猛进。
我市多家大型百货公司的市场数据表明,新上市的男装长袖衬衣平均价格上涨70元,同比涨幅为23.49%,高档西服的均价则上涨高达700元,同比涨幅54.69%。女装方面,秋季外套均价涨了100元,涨幅33.44%,衬衣涨幅为84.03%。
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潘日晖表示,已经上市的秋冬装的平均涨幅至少在10%以上,个别品牌的涨幅甚至超过了30%,也在预期的范围内。
传导滞后导致
生产成本高企
原材料价格狂跌,其下游产品却猛涨,现象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
慧美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童装出名的服装企业,其所需要的原材料是棉花及加工而成的棉纱。该公司董事长林伯奇告诉记者,秋装、冬装的生产往往在 上半年就已完成,而其所需的棉纱等原材料则必须提前半年采购完毕。当时正值棉花价格高企,而此次棉价猛跌,并未影响到刚刚上市的服装生产成本。因此,服装 市场价格随着成本上涨就在合理的区域内。
而另一方面,把棉花“变”成服装,有个价格传导的过程。棉花被收上来之后,先由纺纱厂将其纺成棉纱,再由布厂将其织成布,印染厂进行印染,*后再卖给服装企业加工。
今年秋天,棉花价格虽然降了,但纺织企业较高价位的库存消耗支撑服装价格难以下调。
服装服饰行业通常是在一年前开始设计第二年秋冬的衣服,从设计到订单生产期间一般需要三四个月。现在做出来的衣服,大部分用的是今年春天的棉花。
而制造成本刚性上涨更是此次服装涨价的主要原因。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以往的低成本时代,棉花等原材料占服装成本的六七成,而随着东莞企业转入内销打造品牌,其原材料的成本比重已下降到50%以下。“尤其是品牌服装企业,其主要成本已经不再是原材料。”潘日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