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和《中国纺织报》社主办,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山东华兴
装备智能化是转型升级重要途径
2012年以来,面对需求疲软、产能过剩、人口红利消失、国际产业大转移等纺织行业新常态,我国
立达公司市场部经理黄伟表示,在全球
山东华兴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广敏认为,互联网技术在商业端和服务领域快速发展,但在工业领域还未探索出有效的路径。信息化并未深入制造业的“底层”,真正与工业化结合,而是停留在浮夸的表面。他表示,智能制造
目前,山东华兴纺织集团已建成规模为5万纱锭的智能纺纱生产线,粗纱、细纱及络筒组成粗细络联一体纺纱系统,实现了半制品、成品的在线检测和控制,筒纱智能包装输送入库,年产各类高档新型生物材料混纺纱6000吨。华兴纺织集团与三星集团SDS公司以及郑州天启自动化系统公司合作开发国内首套智能纺系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实现了对每个工序和作业点的可视化监控,将实时数据传递集成和分析,以数据分析反向指导生产管理,实现了集生产状态远程监控、产量报表自动生成、质量数据实时监视、订单实时跟踪、无缝集成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功能为一体的管理平台,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的网络化、集成化。胡广敏表示,应用智能纺系统改变了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维,使人、设备、软件系统融为一体,互联互通。应用智能纺系统后,产品质量持续稳定、一致性好,同时生产效率提高了36%。据介绍,华兴计划按照构建智能工厂、构建智能公司、全产业链管理构建“三步走”的步骤,在3年内构建起华兴智能纺系统。
《中国纺织报》社社长马立群表示,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纺织行业也进入到向纺织强国*后冲刺的5年。在此过程中,装备产品的智能化既是纺织
纺纱装备智能化研发开花结果
在推进纺机装备智能化方面,不少企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青岛环球集团就是其中的代表。
据青岛环球集团纺机公司总经理赵传福介绍,青岛环球集团的粗细联合智能全自动粗纱机系统在充分吸收世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创新,采用先进的柔性控制技术和
环球粗细联合智能全自动粗纱机系统**了全球自动落纱粗纱机和粗细联的技术发展潮流,不仅在国内原来研发内置式粗纱机的企业全部统一到152 0173 3840的外置式落纱模式上,在2015年的ITMA展会上,老牌欧洲企业也开始推出类似的落纱模式,使原先世界上两种粗纱机落纱模式之争有了结果。同时证明我国粗细联技术水平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针对
筒纱智能包装物流系统全流程无人工直接参与,只需要设备管理和监控人员,综合节省人工90%以上,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同时智能包装物流系统使包装成本大大降低。以编织袋包装为例,买一个合格标准的编织袋需要1.2元,再加上人工扎口成本,总计1.25元左右,而自动成包的成本可以控制在1元左右,成本下降20%以上。应用智能包装物流系统还可以减少人工接触污染以及人工失误造成的质量问题。
据赵传福介绍,环球HTBW-01型筒纱智能
总体来看,目前国产纺纱设备实现了单机多锭化、一机多用,以及自动化、连续化生产;在电气控制方面广泛采用自动控制、信息采集分析及网络化管理等先进技术。未来应用高新电子技术,实现成套棉纺设备的网络化数据传输和在线检测与在线控制,实现纺纱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和生产管理的智能化,减少设备配台数量,提高设备利用效率是纺纱机械发展的大趋势。
迈向真正智能化任重道远
未来的纺纱工厂将是智能化、连续化的,
对于当前智能纺纱设备的发展,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评价说,在智能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总工程师祝宪民认为,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智能制造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延伸,而是要构建一个人与物相连、物与物相连的大连接世界。按照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方案,智能制造分为离散型数字化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制造、远程运维服务5大模式。智能化的生产系统要实现人、机、物的互动;物流、数据流要并行;传感、检测、物流都要实现智能。未来为了充分满足个性化需求订单,还需要建设
胡广敏也认为,目前整个纺纱流程并没有完全实现连接,所能实现的清梳联、粗细络联等也只是将工序连接起来,是模块化的、阶段性的。纺纱半制品在各工序是断开的,还无法实现从原料直接到成纱的智能工厂的总集成。他提出,要把智能化的共性技术与纺织专业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终实现上下游的整合和协同。他同时建议行业协会制定统一的标准和接口协议,方便不同设备和系统的连接。
更多内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