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粗布地毯、日用抹布等。如何让旧衣物焕发“新生”,其中有何“科技门道”,我省旧衣物处理情况如何?笔者带您一探究竟。
如何处理旧衣物,很发愁
初秋,季节变换,爱美的姑娘们又开始把衣柜整理一番。何淋,这个贵阳市某医疗机构职员,*近打包出了足足两大袋子可以淘汰的衣服。
“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有五六成新的衣服,有一些甚至只穿过一两次,但是觉得款式旧了,不想再穿了。”何淋想清理掉这些占地方的衣服。
清理方式很简单,“家里有个衣柜专门放旧衣服,我每次清理出来就放到衣柜里,过几年放不下了,就一齐丢到垃圾桶里。”
面对家里5个一米多高口袋装着的衣服,某事业单位职员张晨犯了愁。“家里每年都会淘汰出一批旧衣服,妈妈把它们放在柜子里,没想到存了这么多。”
“我们多次问过收废品的人,他们不收旧衣服。”张晨低叹,这些衣服都没坏,就是款式旧,甚至还有父母年轻时候的衣服。“其实留着也没什么用,但父母觉得丢了可惜。”
9月以来,笔者走访了贵阳市不少住宅小区,采访了居委会相关负责人,发现没有一个小区开展过类似回收居民旧衣服或是提供回收旧衣服渠道的活动。绝大多数的小区居民将自家的旧衣服丢弃在小区的垃圾桶。
除了直接丢,不少市民只有等公益机构来小区收集衣物或自己知道的捐赠途径,可以把旧衣物捐出去。
南明区某小区雷女士回忆,“大概今年6月,红十字会来过我们小区回收旧衣服。大家赶紧把自家平时累积的旧衣服拿出来,好几个大桶都装不下。如果不是红十字会来了,大家还不是将这些旧衣服都丢在垃圾桶里了。”
云岩区喷水池某小区常住居民李阿姨告诉笔者:“夏天的时候,有过人来我们小区收过衣服,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要夏天的,稍旧一点的也都不要。”
笔者询问贵阳市某小区的环卫工人旧衣物的回收,他说,在清理小区垃圾时,经常发现打包成一袋袋的旧衣物。他会简单翻捡一下,挑出干净、质量比较好的拿回家中,供自己穿着或赠送给亲友。但大多数这样的衣物,还是被当作普通垃圾运送往垃圾中转站。
在大营坡垃圾中转站,笔者了解到,衣物被当作垃圾运送到这里来后,并不会进行专门的分拣,仅被当作普通垃圾一同处理。这些衣物的“*终归宿”,只能被填埋或焚烧。
数据显示:超9成市民不知何处回收旧衣物
9月起,贵州日报科教部联合贵州“微联盟”开展问卷调查。本期调查主题为贵阳市民的旧衣物处理情况。截至9月13日,共收集486份有效问卷。
衣物被淘汰成为废旧衣物的主要原因是“款式过时”,所占比例为57%。这一原因并不是通常认为的“衣物褪色、破损”或“尺码不合”等。这表明人们更看重衣物的装饰功能,而不是其传统功能。
旧衣物会造成环境危害 市民可循环再利用
针对废旧衣物的回收利用、是否有可能造成危害等问题,9月14日笔者采访了贵州省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刘俊老师。
刘俊介绍,我们日常生活中穿着的衣物材质,分为面料和丝料两大类,其中以棉、麻、丝绸、呢绒、皮革、化纤、混纺等7种材质为主。
这些材质中有的属于纯天然材质,有的属于人工合成材质。绝大部分天然材料可以在填埋的过程中被降解。小部分人工合成材料如竹纤维、铜氨纤维、纤丝等人造纤维可被降解。除以上材质之外,衣物中的其余材料均不能降解。即使高温暴晒,也只能降解很小一部分。无法降解的材料数量惊人,在填埋时将会占用很大的空间。
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百检网(www.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