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进口棉纱对国内纱线市场的影响逐步淡化
进口棉纱与国产棉纱之间必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但如何界定其影响的深度与广度,就必须明确两者之间的体量相对关系。以C32S为例,根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的测算,C32S年度产量在110万吨左右,同时近两年我国进口C32S数量大约在35-40万吨之间,大致推算出两者的比例在1:3左右,但这个比例是不断变化的,目前的现状是进口纱的比重不断下滑,国产纱的比重缓步上升。
进口纱库存和价格数据也能解释进口棉纱对国内棉纱市场的影响在逐步弱化。港口进口纱库存数据从3月初开始高位回落,期间以C32S为代表的进口纱价格的确经历了一波上涨,但涨势并不及预期。其中一个核心原因是进口C32S在市场中的比重正在快速下滑,无力带动国产棉纱价格上涨。2017年4月,我国进口纱C31-47S纯棉纱数量为1.78万吨,为2014年以来的新低(近40个月的平均值为3万吨)。
进口C32S数量的快速下滑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进口纱现货价格指数面临失真的尴尬。供给量的减少必然导致市场成交量大幅萎缩,进口C32S的现货成交价将可能不具代表性,没有成交量支撑的价格并不能准确反映市场观点和方向。然而在21支及以下纯棉纱线市场,气流纺、环锭纺、赛络纺产品更为复杂多样,增加了内外纱价格对照体系的构建,增加了行情预测分析的难度。
二、 内外棉价差之于进口棉纱
根据USDA的预测,2017/18年度在全球棉花(152 0173 3840, -40.00, -0.26%)增产预期较为强烈,下一年度国际棉花市场供求可能较本年度更为宽松,外棉价格可能会承压,可能意味着中国的内外棉价差面临触底反弹。如果假设成立,理论上是有利于外纱继续进入中国市场的,如果2016/17年度中国棉纱进口量在185万吨上下,那么下一年度中国进口棉纱数量可能在此基础之上有所增加。当然,中国的内外棉价差是一个较为宏观的参照体系,中国进口棉纱数量的变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印两国之间的棉花价差。
三、 外在因素之于进口棉纱
外在不确定因素主要是汇率、利率、政策三个方面。汇率及利率变动影响着中国进口棉纱的数量。**,2016-2017年以来人民币的持续性贬值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棉纱的进口。目前看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可能性较小,而政府希望将人民币汇率波动控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那么汇率波动对进口棉纱的影响可能并不会很显著。同时随着市场利率走高,进口信用证贸易融资需求依然存在,在没有巨幅亏损的前提下,融资贸易可能会有所复苏。评估当前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在谨慎操作的前提下进口纱贸易出现巨亏的可能性不大。
*后,政策依然是未来影响进口棉纱数量的一个重要潜在因素。中国棉花进口配额政策是否调整,对国际棉价乃至内外棉价差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相关政策不发生重大改变的前提下,170-180万吨/年的棉纱进口量可能是近几年的底部位置,未来2-3年进口棉纱的数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棉花进口配额政策的变动。(棉花展望)
更多内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