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今年以来,供给侧改革、实体企业减税、环保整治……一系列政策措施继续推进,但对纺织、化纤企业究竟作用几何呢?企业的生产利润、经营成本、投资方向等又有什么变化呢?日前,人民日报记者展开调查,吉林化纤、天服三悦作为纺织板块调查样本之一,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减税降负,纺织企业切身感受如何?
调查背景:
去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各项举措不断加大力度。1—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25元,同比减少0.15元。纺织企业切身感受如何?
纺织企业感受:
调查中,记者请受访企业给成本负担排序,人工成本几乎都位列前三。人工成本究竟有多高?吉林化纤董事长宋德武举例,吉林化纤11152 0173 3840名员工,平均每人年人工成本超7万元。
另外,宋德武说,有些地区、行业,甚至还出现原材料炒作情况,投机者较多,但*近管控力度还可以。“一部分负担主要是原材料运输,纺织原料生产下游行业主要集中在南方。”
纺织企业脱实向虚,可取吗?
调查背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表示,金融、房地产行业利润率高,行业报酬结构失衡产生虹吸效应,致使各种创新要素、生产要素逃出实体经济,进入这些领域。要通过降成本、提品质、优化市场环境等综合手段,把实体经济盈利能力和吸引力提上去,让做实业有前途。
纺织企业感受:
“1万多人,不是靠着炒房能维持的。”宋德武不打算投房地产,“我们现在是全球*大腈纶、人造丝生产商,民族实业需要老国企。制造业要专注本业,夯实基础,加速升级,适应把握**新常态。”
纺织企业“融资难”问题解决了吗?
调查背景:
商业银行的贷款资金投向和结构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邱兆祥认为,当前商业银行应立足于振兴实体经济,盘活沉淀在僵尸企业和低效领域的贷款资源,将其投向符合国家和地区重大发展战略的实体经济。
纺织企业感受:
天服三悦是一家专注款式设计、面料研发的服装公司,与许多国际时尚公司互动紧密,正开发东南亚生产基地,贸易空间持续扩大。但民企身份、贸易与实业一体、资金同步增长叠加,融资存在一定难度。“我们正和银行推进,但融资方式主要是房产抵押、关联公司担保,程序增多、时间加长,难度增大。”董事长马卫民建议,相关部门和机构对这类刚性需求的消费产业,特别是自主设计研发、跻身国际市场的企业予以资金支持。
“融资方面国企情况稍好,民企更难。”吉林化纤集团董事长宋德武也介绍,因为是上市国企,除了向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外,还可以股权融资。但近年来纺织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分化和国际化进程更加明显,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虽然财务成本并非吉林化纤当前*急迫的问题,但2016年以前融资比较难,“这一年来有所改善”。
纺织企业利润有好转吗?
调查背景:
今年1—3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28.3%,增速比1—2月份回落3.2个百分点。有统计专业人士分析,回落主要原因包括原材料价格上涨快于产品价格上涨,煤炭、石油和钢铁等相关行业盈利放缓,同期利润基数偏高等。
但同比看,利润率继续回升,且利润增长结构有所优化,采矿业、原材料制造业比重下降,消费品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比重上升。面对不同行业、企业生产利润分化,关键还是要重点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工业体系,推动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的结构新格局。
纺织企业感受:
“实体经济的钱不好赚。我们是传统产业,纺织业竞争比较充分,基本上全要素都是市场化。之前一段时间,毛利润率只有7%到8%。”吉林化纤董事长宋德武介绍,前几年都不盈利。
2014年起,公司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格局。碳纤维从1200多吨、2000多吨、4000多吨,到今年预计超8000吨。随着新兴产品占比增加,近3年毛利润率都在10%以上,2016年为13%。
更多内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