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小贴士│活性染料染色的基本概念和基础操作理论(化验室可参考)

百检网 2021-12-16
一、 基本理论:

 

1、 活性染料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其染色固色范围是多少。

基本类型 染色温度(℃) 固色温度(℃)

X型 30—40℃ 30—40℃

K型 40—70℃ 80—95℃

SF、KN型 40—60℃ 60—80℃

M、KE、H型 60—80℃ 60—95℃

 

2、 活性染料为什么又称为反型型染料。

因为活性染料分子结构含有反应性基因团能与棉纤维与发生化学反应达到较高的染色牢度,所以又称为反应性染料。

其中以X型反应性*高,但*易水解,X型反应性*低,KN型处于X、K型中间,活性染料一个*大的缺点*易水解。

 

二、 染色工艺分析:

(以高温型染料K型为例说明)

1、 上染曲线:

 

2、 加料顺序: 软水→染料→元明粉或NaCl→纯碱

3、 活性染料如何化料加料。

 

(1)、 化料要求:

1、 活性染料要随化随用,防止染料水解。

2、 化料温度不能过高,否则染料水解,降低染料的固色率。

3、 化料温度应从染料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例如:

染料类型 化料

X型 < 40℃

KN、(F、E)型 60--70℃

K、KE型 < 70℃

化料温度不超过70℃否则水解加快,严禁活性沸水化料。

 

4、染色各助剂起什么作用?如何加料?

 

(1) 软水剂:如六偏磷酸钠,Na2CO3、Na3PO4等。

1、 作用:软化水,保证染色用水质量避免活性染料与硬水中C作用。

2、 加料:在染色前加入。

(2) 元明粉或食盐:

[1、] A、用量不宜过多否则回使染料聚焦;降低染色的反应速率。

B、加入速度不宜过快,否则回出现不均匀的现象。

[2、] 作用:促染,促使染料上染,提高染料上染率。

[3、] 加料方法:分批加入前次少后次多,一般可以2—3次加入每次应缓慢均匀。

(3) 纯碱:

[1、] 作用:固色,使活性料与纤维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而结合。

[2、] 注意问题:加入不宜过多加入速度不宜过快,否则易出现象。

[3、] 加料方法:分批加入前次少后次多一般分2—3次加入,每次加入应缓慢均匀。

 

5、加料总的要求是什么?

 

加料时应做到长、匀慢 即时间长,缓慢,均匀。

 

6、 升温要求:

a) 要求:控制好升温速度(1-2℃/min)若升温过快,上染量急剧增加易出现色花现象。

b) 控制方法:调节好煮洗量,并经常测量染液前后,左右的温度变化。

7、 保温的目的是什么:对剪板对色有什么要求:

a) 保温目的:使染匀、染透。

b) 对样要求:

1、 按工艺要求保温一定时间(20分)后剪样。

2、 剪板对色是不能马上放残液。

3、 剪出的板要经洗水后处理。

4、 对好色后方能进行下一工序操作。

8、 水洗后处理目的是什么?

a) 目的:去除浮色,提高染料色泽鲜艳及染色牢度。

浮色:残留在织物表面上的未与纤维结合的哪部分染料称浮色。

b) 充分洗水:如:冷水洗→ 热水洗→ 皂洗→ 水洗

三、 活性染料染色操作要点是什么?

(1) 染料要随化随用,防染料水解。

(2) 化料时应冷水打浆,温水或者热水溶解。

(3) 加料时做到长、匀、慢以防色花。

(4) 严格控制染色升温速度,以防升温速度过快,而造成上染不均匀的现象。

(5) 剪板对色要及时,保温内时间足够,去除浮色提高质量。


    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百检网(www.baijiantest.com)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