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染料的选用
1、选用双活性基和多活性基的染料
均三嗪类活性染料与
2、选用直接性适宜的染料
活性染料(如乙烯砜基活性染料)的直接性太高,则扩散性能差,
3、选用固色率高的染料
4、选用提升力高的染料
二、选择纱支均匀、布面光洁的
三、染色用水应尽量使用软水或去离子水,可减少水中的钙、镁等离子对染色的影响。
四、固色剂的选用
高效固色剂应该是能在染料和纤维之间“架桥”形成化合物,在与染料反应的时候又可与纤维素纤维反应交联,使染料纤维能够紧密牢固地联系在一起,防止染料从纤维上脱落避免造成染色牢度下降。固色作用是通过固色剂在递质中与纤维作用和阳离子基团再与染料阴离子成盐,而起固色作用。
优良的无甲醛固色剂可提高活性染料染色织物湿摩擦牢度0.5—1级。固色剂的性能是:能成膜的高分子化合物,带有-OH,-NH2的聚氨酯或有机硅,并有交联剂与高分子聚合物交联,使其具有耐久性和快速成膜性,不色变,不泛黄,不降低日晒牢度,可使被染物手感滑爽,降低表面摩擦系数,保持被染物透气、透湿的服用性能。
五、特种助剂在整理中可减少染料用量而获得深浓色效应,湿摩擦牢度也得到提高。
六、染后布面的pH值。深浓色棉织物染色时用碱量较高,染后加强水洗、皂洗与中和去碱,织物上不能带碱,否则会造成染料的染后水解,湿摩擦牢度下降。通常布面pH值控制在6.5—7.5,不能超过9或小于3。
七、改进染后布面特性.织物整理可用生物酶抛光处理等,布面光洁度增加,也可提高其湿摩擦牢度。
八、活性染料染色后浮色是很难除净,在皂煮完后可用适当的剥色剂进行剥色处理,把浮色去除干净,提高湿摩擦牢度。
更多内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