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古代时期,追溯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皇室、贵族所吃的食物从哪里来、谁进贡、谁运输、谁保管、谁加工、谁端盘、谁试吃,都有详细记录,这就是原始的追溯。
随着经济的发展,追溯走进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借助当下先进的科技手段,追溯不再仅仅扮演安全保障的角色,在效率提升、传递信任等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2015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5〕95号)要求食品领域建立保障追溯体系高效运行的长效机制。
什么是“可追溯食品”?
“可追溯食品”是中国副食流通协会食品安全与信息追溯分会响应国家号召、顺应市场需求,依据《食品追溯 通用要求》(T/CFCA0010-2019)等标准对食品企业在食品的原料采购、生产加工、物流、流通销售过程中各环节的追溯能力和信息共享能力开展的行业评估认定。
“可追溯食品”评定体系根据企业对食品的综合追溯能力不同,将评定结果分为A、B、C、D四类,A为*高等级,B到D依次降低,其中D为基本不具备可追溯能力。A、B、C类食品授予“可追溯食品”评定结果。
政策及标准支撑
“可追溯食品”评定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8修正)》、《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5〕95号)、《食品追溯 通用要求》(T/CFCA0010-2019)、《企业产品追溯体系评价指标》(T/CFCA0002-2018)等政策、标准开展。
技术支撑体系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食品安全与信息追溯分会技术中心成员单位、会员单位、合作评定机构共同构成技术支撑体系。
图案标识
建议与咨询
“可追溯食品”评定体系接受行业监督和建议,欢迎致电中国副食流通协会食品安全与信息追溯分会沟通咨询,或关注分会公众号“中国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进行交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