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中国食用菌商务网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三门峡)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第三届全国香菇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近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办。大会吸引了行业内近200家企业携2000多项创新成果参展,参展种类涉及原辅材料、生产设备、精深加工产品等食用菌各个领域,展现了行业发展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图源hippopx
菌种自主研发趋势增强
菌种是影响食用菌产业发展*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然而市场上一直存在着随意扩繁、重新命名再销售等问题,菌种市场管理混乱,“同种不同名”“同名不同种”乱象丛生。部分食用菌主产区甚至发生劣质菌种毁掉上千万菌棒的情况,给农民和当地经济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此次展会上,多家企业带来了自主研发的新菌种,令人眼前一亮。
在三门峡恒盛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展位前,公司负责人葛莅君热情地向参展人员推介自家香菇。他告诉记者,2014年,她们与华中农科院合作,研发属于自己的菌种。为防止菌种退化,每隔两年对菌种进行测验,以确保菌种不出现退化的情况。
昌盛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直径达十几厘米、净重2—3两的昌盛冬菇,在博览会入口处吸引了大批参会人员围观。除了体型较大的冬菇,展台前还推出了不同品种的香菇。该公司总经理薛斌说:“公司外聘了张金霞等专家,并拥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内部技术专家团队,建有年产优质菌种可达400万斤的菌种研发中心,配套母种保存室、菌种培养室、超净接种室、菌种冷藏库等设施设备。在菌种试验方面,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去杂保纯,在便于管理的同时,有效防止品种混杂,保证种子质量,提高抗风险能力,发挥集成示范效应,加强优良品种的示范推广力度。”
业内人士认为,产学研的结合,促进了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市场上也不断出现自主研发的菌种,增强了食用菌市场的抗风险能力,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了中国食用菌在世界食用菌市场的竞争力。
自动化生产释放产业效益
在金海生物食用菌加工产业园,一排排标准化厂房整齐排列,车间内自动上料机、自动传送带、自动装袋机等生产设备,是食用菌自动化生产取得巨大效益的“密码”。
“一条生产线能顶替100个工人,每天能生产12万个菌袋。并且机器生产的菌袋破损率在千分之二,远远低于传统手工生产10%的破损率。此外,菌袋一改传统大体型,生产费用大大降低,质量也得到较大提升。”金海生物公司副总经理李红宁说,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趋势,无论是高温灭菌还是全自动上料,都是传统食用菌生产无法比拟的。“根据公司的生产经验,工厂化生产大大提高了香菇质量,其比传统方式生产的香菇市场价格高出10%,质量提高30%,而且能保证一年四季出菇,保障市场供应。”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副会长、食用菌产业分会会长李玉春表示,我国食用菌产业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仍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活力,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产业发展整体向好,正是香菇产业结构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渐进调整,以及工厂化、智能化发展的结果。
精深加工实现价值提升
即食香菇脆片、香菇酱、竹荪鸡汤、灵芝孢子粉……一大批食用菌深加工产品亮相博览会。近两年,食用菌种植在我国遍地开花,产量急剧增加,市场趋于饱和。如何进一步开拓市场?与会专家认为,必须推动食用菌深加工的快速发展。有专家表示,食用菌加工产业是高收益行业,初加工后其产值是原来的3—4倍,深加工带来的效益是原来的数十倍。同时,深加工产品也获得消费者认可,具有消费市场潜力。
“香菇酱已经销售到河南、山东、山西等地,供不应求。单纯的香菇种植利润较低,利用冻干技术生产的香菇脆片收益比初级产品利润更高。今年年底,我们自己建立的生产车间将投产,产量将继续扩大。”三门峡天池山食用菌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振宇说。
据了解,国内外一些生产企业除了开发生产出香菇罐头、香菇蜜饯、香菇饮料、香菇快餐等食品外,还研究开发出香菇多糖胶囊、香菇口服液、银耳多糖、猴头菇多糖等食用菌医药保健品,将过去单一的初加工干品转变成高品位、高效益的系列产品,*大限度开发食用菌价值。专家建议,工厂化生产企业要向食用菌智能化生产方向迈进,强化食用菌产品的精深加工,加强新产品开发,使营养、健康、安全、美味的食用菌产品多元化、多样化地服务消费者,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