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咖啡消费年增长率在15%左右。预计2020年,中国咖啡市场销量规模将达到3000亿人民币。从市场份额来看,现磨咖啡发展空间巨大,人均消费杯数在未来5年时间拥有152 0173 3840%的成长空间[1]。
在庞大的需求与市场下,瑞幸在两年里疯狂扩张、光速拉新。去年第三季度,瑞幸交易用户累计达3070万户,门店数量达3680家,其中新开店717家[2];第四季度的交易用户增加近1000万,新开店827家,门店总数达4507家,超过了星巴克。
当门店达到了一定数量,要进一步挖掘消费力,需要开拓新的饮用场景,瑞幸选择了渗透率更高的无人零售。
无人零售不仅使咖啡的饮用场景更多元、进一步贴近消费者,且节省了大量的租金、装修、人员等成本,配方和制作流程也更加标准化。机器和客户还可以进行全方位互动,引导线上客户到线下购买。
事实上,在欧美等国家的成熟咖啡业态中,自助咖啡贩卖约占咖啡市场总额的25%;2015年日本自助咖啡机超过17万台,平均729人一台,而中国不足3000台。更关键的是,欧洲、日本的自助咖啡机很多都是由品牌商投放,此前中国缺乏强大的咖啡品牌,如今瑞幸崛起,入局自助咖啡机,也是品牌发展的必然之路。
如果能建立完备的运营体系,保证产品口感、风味与品质,无人零售模式有望帮助瑞幸实现降本增效,FBIF也将持续关注瑞幸未来的布局。
对于瑞幸的整体战略,钱治亚在现场也给出了解答:瑞幸的目标不止是卖咖啡,一手抓流量、一手抓产品,瑞幸正在构建一个智慧零售平台。
瑞幸产品+第三方产品、食品饮料+快消品、现制饮品+即饮,多样的品类形成了瑞幸的产品矩阵;自营+联营、有人+无人、线上+线下,多种零售模式相辅相成,获取互联网时代*重要的资源——流量。
由此看来,咖啡只是瑞幸收集数据和切入市场的一个“幌子”,通过咖啡这样相对高频的产品,瑞幸收集了大量数据,包括哪里开店、消费喜好、消费者画像等,并完善了供应链与服务体系。比起咖啡品牌,瑞幸更准确的定位应是互联网新零售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