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高可承受人民币8%升值;业内人士称如果突然大幅升值,行业将受致命打击。
人民币一周内五创新高
仅仅过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刚刚创下的7.9499汇改以来新高纪录又被刷新。9月5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7.9425,再上升74个基点。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公告显示,2006年9月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7.9425元。
9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再创汇改以来新高。这已是自上周二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第五次改写这一纪录。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人民币汇率连创新高,与美元弱势密切相关。另外,亚太经合组织、G7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将在本月召开会议,这些因素都令人民币升值压力陡增。
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纺织行业由于出口依存度较大、平均利润率低等特点,一直被视为首当其冲受升值影响*大的行业。
昨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创7.9425的新纪录,较汇改时的汇率水平,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已约达3.8%。
相关的事实是,来自上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的《纺织行业2006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形势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纺织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仅有3%,与去年的利润水平基本持平,仅有全国制造业平均利润的6成。
3.8%的升值幅度对于3%的利润水平来说,是否意味着纺织业无利可图的大限降至?多位业内专家和企业负责人指出,事实并非如此悲观。只要人民币的升值是渐进而非突然间一步到位,加上国家对纺织业原材料价格进行调控,以及两税合一政策中内资企业税赋降低等措施,纺织业对人民币的升值仍有较大的承受能力。
不同子行业承受能力迥异
业内人士表示,根据2006年上半年的数据,综合考虑可贸易品在成本中的比重、行业议价能力等因素,以出口产品盈亏平衡点作为承受人民币*高升值幅度,纺织行业出口产品可承受的升值幅度在6%-8%。
“不过不同子行业,以及不同规模的企业来说,对人民币升值承受能力的分化也很明显。”资深行业分析师汪前进同时指出,棉纺、化纤行业作为纺织行业的基础产业,虽然附加值低、议价能力低,其出口产品对人民币升值的承受能力*弱,但原料进口比重较大、产品出口比重小,因此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却不大。相比较而言,家纺、针织、服装等子行业出口依存度较大,所受的影响会大一些。
他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报告测算指出,当人民币升值5%时,全行业出口产品利润下降66%,其中,棉纺织业下降94%、针织业下降82%、家纺业下降58%、服装业下降46%;当人民币分别升值8%、6.5%、5.5%时,服装、针织、棉纺织子行业出口分别由盈利转为亏损。
纺企寄望缓慢升值以便适应
“升值对于全国的企业来说都是一视同仁的,从这个角度看是公平的,企业也会逐步作出适应。”广东省丝绸进出口集团副总经理王勇力表示。纺织业的实际运营业绩也表明,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至少有一半已经被成功转嫁到进口商身上。汇改时关于大批中小纺企将停产的担忧并未发生,而议价能力较强的大型出口企业并未伤筋动骨。
“关键就在于人民币的升值不能一次到位,必须是渐进的,这样才能给我们时间来适应,比如说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附加值。”王勇力表示,希望国家目前的内外资企业两税合并政策能尽快出台,届时虽然人民币可能大幅升值,但企业税赋降低却可为企业腾出更多的利润空间。
据王勇力介绍,目前丝绸集团对于升值所采取的策略是,一方面通过金融手段来规避风险,另一方面在保证利润率的情况下,把人民币升值的一部分压力转由进口商承担。“在适度提价的同时,处于行业上游的家纺、服装等企业还将一部分成本转给下游的原料企业。”汪前进指出,目前国内纺织服装原料企业可以承受上游平均约2-3%的成本挤压空间。
年年难过年年过。记者采访过程中听到多位人士如此评价我国纺织行业,相信随着配套措施的逐步完善,以及渐进式升值为企业争取一些时间,国内纺企的应变能力会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