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眼下,棉花采摘期基本结束,农八师今年棉花总产量远远超过往年,再创历史新高。
但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纺织出口大幅下降,致使棉花收购价格一路下滑。同时,因今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人工拾花费提高等因素影响,不少棉农增产难增收,濒临亏本边缘。
面对当前棉花产业的“寒冬”,中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及农八师相关部门正在积*行动,推出多项“救市”计划,帮助棉农挺过难关。
北疆首次遭遇卖棉难
棉农丰产却不能丰收,原因何在?该如何应对?11月25日,一场有关棉花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研讨会在石河子召开,参会者包括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大学,农一师、农七师、农八师等9个师的领导和农业技术人员。
同日也是兵团棉花学会成立的日子,它由兵团科协主管,办公地点在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目前有会员一百余人。兵团科协副主席高彤山说,该学会今后将在学术交流、科普、科技咨询和科技服务等方面为兵团献力。
研讨会的召开、兵团棉花学会的成立,都并非偶然。
今秋新棉收购两个多月以来,棉价的波动,让不少棉农和棉花企业心有余悸,不敢盲目收购――农八师各团场与大型棉企,除完成“订单协议”的任务外,不再多收购和储备棉花;一些个体棉商“按兵不动”,不轻易出售手中的棉花。
个体棉商王建和葛军与棉花打交道已有十余年,今秋,其时间大多耗在棋牌室,“前阵子大家还打听棉花的价格,这阵都不问了”。
早在今春,王建拿出积攒的20余万元,在石河子开发区买了新房,以方便儿子读书。9月以来,别人都忙着装修,他却不敢动手。“我手头的钱不多了,万一用光了咋办?”他很现实。
跟王建一样,今年当地许多个体棉花收购商都不敢开单收货。“我们把希望都寄托在明年秋天了。”其实,王建等人不知道明年的情况会怎样。
记者从自治区供销社得到消息,截至10月底,我区新棉销售量不到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新疆纺织业与内地同行面临严峻的现实,而这与今年的金融危机有关。
自治区纺织工业行业管理办说,今年国内纺织业波动较大,新疆棉花市场受到影响,棉花价格一路下滑,棉企普遍采取小批量购买的方式,致使新棉销售不畅,如果棉企不尽快把库存棉花卖出去,要想让新棉进入流通市场,棉企惟一能采取的措施就是降价。
除受棉企收购热情降低影响外,生产成本增加让销棉难的局面“雪上加霜”。农八师棉企说,今秋,北疆新棉收购企业首次遭遇卖棉难的困境。
为何丰产不丰收
11月3日,入冬前鲜见的暖日,农八师152 0173 3840团,一栋砖房前,三三两两的人围在一起,有一句没一句地唠着嗑,谈到今年的棉花收成,很多人脸上布满阴云。
孙冠英,原农八师150团职工,67岁的他退休后“想放开手脚种点棉花”。2001年,他和老伴在152 0173 3840团承包五百亩荒地,*初三四年种草、种苜蓿。2006年,他开始种棉花,连续两年亩产均为250公斤,虽然不理想,但两年挣了四十多万元。
今年,孙冠英家的棉花亩产在三百公斤以上,60亩地收了22吨,*初摘的棉花152 0173 3840团按5.2元/公斤收购了,但后期采摘的至今没找到如意的买主。
老人说,5.2元/公斤的收购价格从今年9月底持续到10月初,因找不到拾花工,他家棉花10月中旬才摘完。农八师的收购工作结束得早,周边县市棉企和棉商的收购价跌到4.0元/公斤。
让孙冠英庆幸的是,今年他种的棉花少,而不是往年的五百亩。究其原因,今年开春,他错过了棉花的*佳播种期,当时还难过了很久。
“要是五百亩地都种了棉花……”老人认为是“上天”帮了他一把。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他那样幸运。
今年,农八师14个团场普遍增加棉花的科技含量,改变了种植模式,即采用“超宽膜”、“精确点播”,选用早熟、抗病、高产品种,提高了棉花产量。
143团3区17连党支部副书记伏德强说,该连今年棉花亩产普遍超过320公斤,而去年是260公斤。149团今年共种棉花12.5万亩,总产量达6300万公斤,为该团种棉史上亩产*高的年份,但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却是很多棉农始料不及的。
自治区农资部的统计显示,今年新疆棉花的总产量可达3000万担,再创历史新高。
农八师134团26连去年种了1100亩棉花,收获2.7万吨;今年种了1200亩,总产量3.8万吨,但没卖出预想的价格。
棉农张成军和周秉福等算了一笔细账:今年,每公斤棉花的人工采摘费为1.3元,棉农要承担每个拾花工的三百元路费和每日10元的生活费。棉花从播种到吐絮,管理期间还有些必要投入:每亩土地的承包费为160元(有的在250元至300元之间);每公斤棉种7.6元,每亩需要7公斤,总共是53.2元;地膜费42.9元;肥料费150元,打药费50元;再加上耕地,间苗、水费等,零零总总可达1158元。如果按照5元/公斤的棉花收购价格来算,假设平均亩产两百公斤,每亩收入为1000元,“今年不少人都亏大了”。
26连连长陈剑说,因价格等因素,该连棉花总收益目前还无法统计,但成本提高是无疑的事实。他说,今年每公斤棉花的采摘费比去年高0.3元,加上其余费用,每亩成本至少比去年高105元。考虑到连队和职工收益,该连计划明年少种300亩棉花,多种些西红柿、冬麦等。
棉花丰产不丰收的不止农八师,还有周边县市沙湾等。乌苏市农资经贸部有关人士说,当地种一亩棉花成本超过1200元。
但记者采访发现,也有些棉农实现赢利。148团职工宋发兰今年种的棉花亩产达400公斤,按团里5.2元-5.4元/公斤的“订单价格”推算,她获利4万多元。
面对今年国内棉花市场收售两难情况,各级政府部门已启动“救市”计划。
早在今年9月25日,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相关部门召开“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指出,2008年新棉大量上市后,如果棉价过度下跌,各省(市)要使收购价格保持在相对合理的水平上,保护农民的种棉积*性。
这次会议了公布今年新棉收购贷款上线和贷款风险控制线,按此规定,企业在风险控制线内收购棉花,可获得每公斤4.8元-5.6元左右的贷款支持;但企业新棉收购价超出这一红线,这笔收购将不会得到贷款支持。而目前,各地新棉收购价普遍在当地风险控制线附近徘徊。
11月16日,自治区召开“加强棉花收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区棉花收购进入高峰期,预计今年我区棉花总产量可达3000万担左右(一担即两百公斤),截至10月底,全区已收购棉花1200多万担。
就在同**,农八师石河子市召开加大棉花收购与加工相关会议,要求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加大棉花收购、加工力度,按照当年棉花收购均价收购棉花,不得低于均价,此举旨在保护职工利益。农八师今年棉花收购均价控制在5.1元-5.2元/公斤,高出目前的市价4.0元/公斤。
石河子市农业产业协会办公室主任郑剑锋认为,棉花市场价格下跌趋势还会继续,棉农手中至少还有两三成的棉花未售出,他希望棉农把握时机出手,不要过分惜售。
多方行动保证棉农利益
为*大限度保证职工收益不受或少受影响,农八师各团场都按照年初的“订单协议”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统一定价,及时收购棉农手中的棉花。
“但团场的亏损已成定局。”152 0173 3840团团长任晖说,入秋以来,他没睡过好觉。
如何权衡集体利益和职工利益?任晖认为,职工没有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绝不能让职工赔本”,市场风险带来的损失应由团里承担。
今年,农八师很多团场给种棉职工实行补贴,比如148团为5000多名职工补贴4000余万元。149团共种棉花12.5万亩,总产量达6300万公斤,他们将新棉收购价定为:一级5.4元/公斤、二级5.3元/公斤、三级5.2元/公斤,仅此项为职工补贴数千万元。农八师其余团场也按照相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对种植棉花的职工给予补贴。
去年,新疆兵团共种棉花919.59万亩,总产量124.72万吨,占全区的43%;今年,兵团棉花面积比去年多,其中农八师占五分之一。而今年我区各地棉花收购价格差不多,*高的在5元-5.5元/公斤,*低的3.5元/公斤。
“今年兵团一些棉农并未实现丰产丰收。”11月25日,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雪源说,兵团棉花学会成立的初衷,即推广科学的植棉技术,向有关部门提供参考意见等。他说,明年,农业部将在新疆创建植棉县、高产棉花示范点等。
“过去,农八师的棉花有九成销往国内外,这意味着,目前滞销的棉花要指望当地不足15家的棉纺企业来消化,犹如杯水车薪。历经风雨的白色产业要想走出困境,需要的不仅仅是价格的稳定,更重要的是持续、稳定的发展扶持政策。”石河子大学教学实验生产技术负责人于绪革说。
如何确保当地棉花经济和棉农收益的*大效益化?于绪革正在思考这个问题,“农业是弱势产业,而农八师又是白色产业为主的地区,明年不种棉花还能种什么?”他认为,今年棉花的价格波动较大,除与金融危机有关外,与当地分散经营、分散销售及种植单一的模式也有相当大的关系。
于绪革提出,白色产业要想脱困,**,必须统一采购农资,降低植棉成本;其次,国家应出台调控和扶持棉花产业的政策,在产业受到气候等自然灾害影响时,确保市场价格和农工收益稳定;第三,特殊情况下,国家应出面有计划性地收购仓储,等国际国内大市场有所好转,“再放出去”,*大限度减少当地经济和棉农损失。
事实上,从去年起,我国就斥资5亿元用于棉花良种推广,国内4000万亩棉田每亩获得15元良种补贴。只是农业部门和棉农对这一措施的效果并不乐观,“补贴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