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和信息化浪潮正在引发全球工业的深刻变革。
《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点。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制造方式的变革。这些将使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纺织行业是中国制造中的传统优势产业和具有国际竞争新优势的产业。近两年,智能制造对于纺织产业的影响尤其深远。
4月27日,中国工程院在北京召开发布会,会上发布了“我国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成果。会上明确了我国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发展的发展战略和路线图,提出了“未来5~10年纺织智能化制造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以智能制造、科技创新支撑纺织产业走向生态、绿色、低碳、高端,并向新兴产业领域深度拓展,进一步提高纺织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国防安全贡献度”的战略目标,明确了我国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发展的重点任务和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俞建勇、周翔、蒋士成,中国工程院二局副巡视员王元晶,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以及来自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中国印染协会等行业协会,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和山东康平纳、如意集团等企业的相关代表参加了发布会。会议由孙晋良主持。
推进纺织产业智能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十八大以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关于积*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纲领性文件出台,推动了传统产业加快“两化融合”改造提升,促进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十九大报告同时对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新动能,作出重大战略部署。
纺织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用巨大。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89万亿,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5.9%,纺织制造总规模占全球50%以上。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迭代演进,改变生产要素结构的新趋势下,我国纺织产业亟需加快向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转型升级,进一步创造国际竞争新优势,迈向全球同类产业价值链中高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王元晶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工程院十分重视我国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为推进我国纺织产业对接《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互联网”等,提质增效,加快走向生态、绿色、低碳、高端,实现大而强,中国工程院发挥高端智库作用,于2016年设立并启动实施“我国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咨询研究项目,对未来5~10年我国纺织产业发展智能制造进行战略布局谋划。通过两年多的工作,目前该咨询研究项目已完成研究工作,形成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王元晶说,咨询研究的目的在于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科学发展,取得实效。召开成果发布会,旨在搭建平台,交流咨询研究成果,为未来5~10年我国纺织产业对接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推进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营商环境等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支撑。
俞建勇在会上指出,在新工业革命和发达国家加强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及“再工业化”进程中,我国纺织产业面临低成本制造优势逐步丧失、传统生产经营模式与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不匹配、智能化升级起点低且产业处于价值链低端、网络服务安全和协同信用机制不健全不利于智能化转型等诸多挑战,也面临互联网和大数据为纺织产业发展智能制造奠定基础、制造业与互联网产业相互渗透为纺织产业发展智能制造提供新模式、工业机器人技术快速发展为纺织产业发展智能制造提供硬件支撑等发展新机遇。
“未来5~10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和收入增长、劳动力成本上升、城镇化持续发展、高端制造战略实施、生态绿色发展持续、互联网经济发展,将促使纺织产业进一步提升市场响应度和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提供更有吸引力的就业、进一步加快走向中高端、进一步节能减排减量、加快发展新模式和智能纺织产品。因此,加快发展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将推动我国纺织产业革命性变革,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向中高端提供保证;将推动纺织产业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拉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将有助于我国纺织产业在世界纺织科技新一轮变革和产业格局变化中牢牢掌握主动权。”俞建勇说道。
《报告》为纺织业推进智能化提供指引
孙晋良在会上重点介绍了项目的背景及有关工作情况。据介绍,该重点咨询研究项目课题组由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0名院士领衔咨询研究工作。项目依托东华大学具体实施,由东华大学相关领域教授担任纺织智能制造共性技术及标准、智能纺织装备、化纤智能制造、纺织加工智能化、染整加工智能化、服装设计与加工智能化、纺织服务制造及网络协同制造、智能纺织材料等8个专题组负责人。
项目还汇聚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及天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浙江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上海大学、西安工程大学、中国昆仑工程公司等高校、研究院所43位专家、教授等参与咨询研究。
孙晋良介绍,两年多来,课题组查阅了300多篇文献资料;由课题组院士带领,深入山东、福建、浙江、新疆等纺织智能制造先行企业,就智能制造发展情况、智能制造发展目的与重点、智能制造发展瓶颈与障碍、智能制造发展目标和举措等进行现场调研和座谈咨询,汇聚纺织及跨纺织领域院士、专家、教授开展纺织智能制造技术专题研讨。
2018年3月,*终形成了《我国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从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发展需求、发展目标定位、重点任务和路径、发展效应、重点专项建议、政策措施建议8个方面介绍了项目研究成果,全面阐述了我国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将对我国纺织产业的精益制造高、效制造、柔性制造、服务制造、绿色制造起到支撑作用。
俞建勇在会上重点介绍了“我国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的详细情况。
《报告》提出了纺织产业智能制造技术整体协同发展思路。一要加快纺织产业领域自动化补缺和数字化升级;二要跨行业发展智能传感、物联标识、信息网络安全等纺织产业智能制造标准和共性技术,以及纺织智能装备、纺织工业物联网、纺织大数据平台和纺织制造云平台等基础支撑技术;三要围绕纺织产业链,加强生产系统集成,装备、网络和平台互联互通与信息融合,制造执行和运营分析等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突破纺织智能车间(工厂)技术、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技术、网络协同纺织制造技术、纺织装备远程运维技术等,加快形成纺织产业智能制造新模式;四要加强发展智能纺织材料技术。
《报告》提出了我国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未来5~10年,以纺织智能制造新模式、纺织智能装备和纺织智能制造标准及共性技术、智能纺织材料等为重点,构建纺织产业智能制造体系,整体提升我国纺织产业领域智能制造技术水平,达到同期国际先进。以智能制造**我国纺织产业由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制造向创造、速度向质量、产品向品牌转变,在国内传统产业中**走向高端。
《报告》明确了纺织产业智能制造三大领域8个方向的重点发展任务,包括:化学纤维智能制造车间(工厂)技术、纺织加工智能车间(工厂)技术、染整加工智能车间(工厂)技术、服装设计与加工智能化技术、纺织智能制造新模式技术、纺织智能制造标准及共性技术、纺织智能装备技术、纺织智能材料技术。
《报告》还提出了基于CPS的纺织智能生产技术、新一代纺织服装产品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技术、智能纺织装备及纺织加工智能化技术、服装绿色智慧制造生态系统、柔性智能可穿戴纺织技术、纺织产业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支撑平台6个重大专项建议。
此外,会上,来自纺织各行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还介绍了纺织行业在推进智能化方面的一些实际情况和下一步的思路。来自山东康平纳、如意集团、华纺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代表也介绍了企业当前在智能化建设方面的一些情况。
(来源:中国纺织报;时间:20152 0173 3840;链接:http://www.baijiantest.com/index.php?c=content&a=show&id=76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