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种出好苗”,这是农民多年采实践经验的总结,**要选定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为防止品种混杂和病虫害蔓延,必须进行育苗前的选种工作。
1.种薯的标准 具有本品种的皮色、肉色、形状等特征,皮色鲜亮光滑,薯块较整齐均匀,无病无伤,没有受冷害和湿害(受冷害的薯块头尾干枯,薯皮破伤处凹陷,薯肉灰暗,有水湿现象,肉有黑点。薯肉鲜亮有白浆的表示正常)。种薯必须做到三选,即出窖时选,消毒浸种时选,上床排种时选,尽量剔除病、伤和不合标准的薯块。
2.计算好育苗时间 育成薯苗的时间要与大田栽插时间相衔接,过早过晚都不好。排种过早,因天气寒冷,保温困难,育苗期拖长,徒耗人力,浪费燃料,而且薯苗育成后,因气温低不能栽到田间,形成“苗等地”现象,不仅延长苗龄,还会降低薯苗素质。由于已育成的苗不能及时采,必然影响下茬苗的生长。如果排种过晚,出苗迟,育成的苗赶不上适时栽插的需要,会造成“地等苗”的局面,*终是晚栽减产。用火炕或温床育苗的地方,一般掌握在当地栽插适期前25-30天排种。例如,山东省栽春薯的时间多从4月底开始,排种苗期则在3月底或4月初为适宜。育苗经验多的还可以适当推迟几天,缩短育苗时间,节省投资。北方的夏薯以6月中下旬为栽插时期,利用采苗圃繁殖夏薯用苗,则以火炕或温床育成的**、三茬苗裁进苗圃;长江流域春季较温暖,温床育苗在3月上旬排种,露地育苗期一般在4月初开始。南方夏’秋薯区和秋冬薯区,用薯块育苗的排种期在2月中旬。
3.排种方法和密度 薯块的萌芽数,以顶部*多,中部次之尾部*少。排种时要注意分清头尾,切忌倒排。经过冬季贮藏的薯块,有的品种头尾形状不容易识别清楚,但用肉眼观察其他性状,基本能分清头尾。即一般顶(头)部皮色较深,浆汁多,细根少。尾部皮色浅,细根多,细根基部伸展的方向朝下。
薯块大小差别较大,排种时*好大小分开;为了保证出苗整齐,应当保持上齐下不齐的排种方法。大块的入土深些,小块的浅些,使薯块上面都处在一个水平上,这样出苗整齐。
排放种薯有斜排、平放、直排3种。用火炕或温床育苗,为节约苗床面积,大都采用斜排方式,斜排以头压尾,后排薯顶部压前一排种薯的1/3,不太影响薯块的出苗量,也充分利用了苗床面积。如果压得过多,会加大排种数量,出苗数虽然增加,却使薯苗拥挤,生长细弱不良,降低成活率。平放种薯一般多用在露地育苗,排种时头尾先后相接,左右留些空隙,能使薯苗生长茁壮,出苗也均匀一致。直排种薯虽能经济利用苗床,但种薯排放过密,薯苗纤细,栽后成活率不高,不应提倡。
所谓苗足,是指剔除病弱苗以后,符合壮苗标准的苗量要在短期内满足全部大田栽插所需要的数量。有的地方用少量种薯育苗,每隔几天出一些苗,在一块地上断断续续栽插,这种做法从表面上看节省了苗床面积,减少了用种量,却耽误了农时,推迟了栽插时间,结果是明显减产。要达到适时用一、二茬苗栽完大田,至少每亩用种量不少于75千克。
用**、二茬苗栽完的好处是早茬苗病害少或没有病害,薯苗健壮,成活率高。晚茬苗病害重,素质差。加强晚茬苗的管理,用作饲料发展家庭饲养业,经济效益更好些。排种密度不能过大,从培育壮苗出发,每平方米排种量以20-25千克为好。种薯的大小以152 0173 3840-200克比较合适。种薯过大,苗质虽好但出苗数少,增加用种量和苗床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