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我们每天必须接触的物品,饮用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之一。饮用水的安全质量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保障饮用水的质量就是保护我们的健康。在众多的饮用水产品中,瓶装水和桶装水是两类常见的产品。但经常曝光的安全指标不合格的信息,让我们对饮用水的质量心存疑虑。
2014年12月7日,京华时报等媒体以《791种饮料不合格98%为瓶桶装水》为题,报道了多家知名饮料企业的瓶桶装水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消息,更让大众对饮用水的质量表示担忧。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瓶桶装水,我们也不知道哪种水可以放心喝。
据专业开发饮用水杀菌消毒技术的上海康久消毒技术中心的科技人员周立法先生分析,导致瓶桶装水安全质量不合格的因素很多,微生物、粉尘、油墨、塑化剂等都可能成为饮用水的污染源。采用全程质量控制措施、使用双核臭氧杀菌技术,可有效控制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对饮用水的污染,从而提高瓶桶装水的安全质量,有助于生产出健康放心的饮用水。
据京华时报等媒体报道,近日,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公布了今年第二阶段19类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监督抽检信息。瓶(桶)装饮用水、纯净水等微生物超标问题仍较为突出,不合格率超过两成,791种各类饮料被曝不合格,其中饮用纯净水、天然矿泉水、其他瓶(桶)装饮用水样,抽检样品不合格就达775种,占97.97%。在不合格样品中,也不乏乐百氏、汇源、怡宝等知名品牌产品。食药监总局已责令相关省市,对不合格产品及企业依法查处。
抽检发现,被抽检食品的微生物污染问题仍较突出,涉及产品主要为瓶(桶)装水、酱卤肉制品和熟肉制品等。
据了解,本次抽检的饮料主要包括瓶(桶)装饮用水、果蔬汁饮料、碳酸饮料(汽水)、蛋白饮料、茶饮料、固体饮料、其他饮料。抽检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71个指标。抽检饮料样品4881批次,覆盖31个生产省份的3152 0173 3840家企业。791种饮料抽检样品不合格。
其中,抽检饮用纯净水样品2088批次,不合格样品数为475批次,样品不合格率为22.75%。抽检天然矿泉水样品652批次,不合格样品数为31批次,样品不合格率为4.75%。抽检其他瓶(桶)装饮用水样品909批次,不合格样品数为269批次,样品不合格率为29.59%。不合格检测项目分别为菌落总数、溴酸盐、余氯、亚硝酸盐、大肠菌群、霉菌、酵母、游离氯等。
包装饮用水的质量问题频出,与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作为或不积*作为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相关部门没有建立良性循环的市场体制机制来淘汰不良企业。另一方面,又没有对生产、销售不合格瓶桶装水的企业追查到底,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不良企业。第三,监管行为往往是一阵风,抽查一次之后,又不“杀回马枪”,导致不良企业我行我素,甚至因为违法成本较低,反而引发其他合格企业的不满,合格企业甚至羡慕不合格企业在生产中降低了成本、获取了更高的利润。这样一来,生产不合格瓶桶装水的企业只会越来越多,不会减少。乐百氏、汇源、娃哈哈、怡宝等知名品牌产品深陷“不合格门”,或多或少与此有些关联。
尽管有多个行政职能部门可以监管瓶装和桶装水的产品质量,但是,由于监管没有常态化、系统化、科学化、制度化,很多信息闭塞不公开,不能以市场的无形力量将“劣币”驱逐出去,反而给“劣币”以肥沃的生存土壤,结果,“劣币”和“良币”鱼目混珠,导致纯净水不纯净、饮用水不健康。
据上海康久消毒技术中心的周立法先生介绍,微生物超标是瓶桶装饮用水质量不合格的一个重要方面。采用双核臭氧杀菌技术,可有效杀灭水中的微生物、氧化分解水中的有害物质、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
双核臭氧在提高饮用水安全质量方面的作用主要包括杀菌消毒、脱色、除臭、去除重金属。
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杀灭微生物的能力,对一般细菌、大肠菌、病毒的杀灭特别有效。臭氧的杀菌能力比氯系列消毒剂要强几十倍到数百倍。
在水处理领域,臭氧的第二方面的作用是脱除水中的有色物质。水的色度主要由溶解性有机物、悬浮胶体和颗粒物引发,其中光吸收和散射引起的表色较易去除,溶解性有机物引起的真色则较难去除。臭氧可氧化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从而去除这些物质的色泽。
臭氧改善水质的第三方面的作用是去除臭味。水中臭味主要由腐殖质等有机物、藻类、放线菌和真菌等物质引发,水中的氯用量过高也会引发难闻的异味。臭氧有*强的去除臭味的作用,将臭氧通入水中,可快速氧化硫化物、消除臭味。
在水处理过程中,臭氧的第四方面的作用是可去除水中的重金属。
第五,在水处理过程中,用臭氧代替氯消毒,可避免氯代产物——三氯甲烷的产生。而三氯甲烷是一种公认的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害。
双核臭氧灭菌的优点包括杀菌彻底、无残留、杀菌广谱,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真菌等,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臭氧为气体,能迅速弥漫到整个灭菌空间,灭菌无死角。
在食品工厂,开启双核臭氧杀菌设备,产生臭氧气体,将这种臭氧通入水中,可对水进行杀菌消毒,能够制得臭氧水。臭氧水也具有良好的杀菌消毒效果,可对食品生产设备、工器具、包装容器、车间墙壁、地面等进行杀菌消毒,能提高环境的卫生质量。使用臭氧水清洗食品原辅料,可为食品安全质量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2014年8月,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食品监督抽查情况时,瓶(桶)装水不合格率达到11.9%;几个月过去,瓶(桶)装饮用水非但没因上次曝光而更干净,反而演变成不合格率超过两成,而且不乏乐百氏、汇源、怡宝等知名品牌产品。这样的结果实在有些超乎公众想象。凡在市场上公开销售的瓶(桶)装水,消费者都有理由认为其已经达到安全标准,达标不是高标准,而是底线要求——为什么越是抽查越是曝光,瓶(桶)装水反而越来越“脏”了呢?
从不合格率超过一成,到不合格率超过两成,瓶桶装水越来越“脏”,让我们不得不反思瓶桶装水背后的监管实效。监管部门必须行动起来,对瓶桶装水进行合理的分门别类,给消费者一个准确的统一的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则必须强化监管力度,对不合格的饮用水生产企业开出严厉的罚单——不论是多么**的企业,只要产品质量有问题,就应该接受严厉惩处,而不只是发个致歉声明就敷衍了事。
此外,出于保障食品安全的需要,用*严格的监管、*严厉的处罚、*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有必要建立相关的黑名单和红名单制度——不合格的黑名单企业要曝光,合格的红名单企业也要褒扬。惟其如此,才能借助市场的力量和消费者的力量,让守法企业顺利发展,让不法企业成为过街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