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的腐败是由微生物的活动所造成,而微生物必须要求具有适当的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度、水分)才能生长繁殖。当人为地改变它的生存条件,就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从而使肉和肉制品不致腐败,达到保藏的目的。
肉的保藏方法很多,保藏期间不单要求保持肉的新鲜度,而且要使肉中的营养成分不受破坏和损失。生产中常用的保藏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中以低温保藏法*为常用。
①干燥法:也称脱水法,就是减少肉内水分含量,以阻碍微生物的繁殖来达到保藏的目的。在生产过程中,脱水干制的方法有自然干燥、烘炒干燥、烘烤干燥、微波干燥等。如将乌鸡去骨后,选取肌肉制成肉松、肉干等制品。
②低温保藏法:利用低温环境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肉品内部酶的活性,延缓成分间的化学变化,就可以使肉品维持较长时间的新鲜度,且贮藏温度越低,肉品保存的时间就越长。生产中根据所需温度的不同,分为二种:
冷却肉:使乌鸡的胴体温度尽快降到O℃~4℃范围,而又不呈冷冻状态的肉称为冷却肉。此温度对微生物仅起暂时的抑制作用,其保存的时间取决于胴体或分割肉*初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以及冷却温度等。在卫生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在O℃~4℃冷藏可保存10~20天。此阶段可完成肉的成熟。肉的成熟是指乌鸡宰杀后因血液流尽,肌肉得不到氧气,肉质内部发生一系列变化,称这一过程为肉的成熟。成熟后的肉,肉嫩多汁,富于香味,口感好,肉的品质有很大改善。成熟的时间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成熟的时间越短。
冷冻肉:为了达到长期保藏的目的,将宰后处理好的鸡肉及产品进行深度冷冻,使肉中大部分水分冻结成冰结晶,阻碍了微生物的活动和生化反应,从而增加了肉的贮藏时间。新鲜肉品中水分自-0.5℃~-2.5℃开始结冰,至-62℃~-65℃时完成冻结。在肉类食品中,根据达到冰冻所要的时间不同,分速冻和缓冻两种。速冻就是快速冻结,在30分钟内使食品中心温度降到-1℃~-5℃。速冻食品由于所形成的冰结晶微小,对细胞的机械损伤作用较小,解冻时肉汁可以渗入组织中去,所以营养损失少,肉的质量基本和鲜肉相似。目前认为肉类较理想的速冻温度为-30℃,然后在-20℃的冷库中保存贮藏。缓冻也称慢速冻结。因形成冰晶较大,破坏了肉组织,解冻后肉汁流失较多,降低了肉的品质。
③高温杀菌法:食品经较高温度处理后,可杀死其中许多微生物和破坏肉中的酶,以达到长期保藏的目的。各种微生物对加热温度的抵抗力不同,大多数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在60℃下,经过10~15分钟即可杀死。如将乌鸡加工成烧鸡、熏鸡、扒鸡后,再加以真空包装、高温灭菌后,可保存1~6个月。
④放射线照射法:利用放射源~(60)钴或~(152 0173 3840)铯放射线照射肉品,可杀死其表面和内部的微生物,达到延长保存时间、提高肉品质量的目的。此方法是目前肉类食品较新的保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