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水果价格持续上涨,也备受媒体关注。日前,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记者深入到一些苹果主产地进行调查,水果价格连涨究竟原因为何?是否有人推波助澜?水果价格何时回落?农产品价格如何避免大起大落?(6月9日央视财经)
水果价格持续上涨,让不少消费者吐槽“水果自由”难以实现了。这背后原因,主要原因在于天气变化,比如去年四月份左右,我国苹果、梨的一些主产区先后出现冻害天气,影响了水果生长,造成了当年减产,这导致今年以来水果供应偏紧,物以稀为贵,水果价格自然应声而涨。但水果减产、价格上涨,也让一些水果经销商从中看到“商机”,想浑水摸鱼、趁火打劫,比如进行囤积,甚至高位建仓,从而成了价格不合理上涨的幕后推手。
(图片与文章无关)
天气变化导致价格上涨,有一定合理性,但一些人从中浑水摸鱼,这则导致水果价格不合理上涨,让水果价格掺入了“水分”,这种现象则应予以遏制。
6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抓好农业生产、保证农产品充裕供给,保障水果蔬菜等鲜活农产品供应,稳定价格水平。“水果贵”引发了民生焦虑,水果价格不断上涨,让消费者“吃不起”,“水果自由”也是“民生刚需”,有利于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事关民众的生活质量,而让消费者都能吃得起水果,也能促进水果消费,有利于拉动消费、促进消费,这是事关民生的大事,事关经济发展的大事,对此不容小觑。
对此,一方面要从源头抓起,如要对水果市场做好信息引导,要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比如如何防范灾害天气,什么时候种植、种植什么水果等等,要能加强帮助,还要加强水果流通体系建设,为水果的流通等方面降低成本。要能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这样才可能保证农产品充裕供给,从而*大程度降低天气对水果等农产品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还要对水果市场加强监管,对囤积居奇的不良商家要予以相应惩治,从而挤掉水果的“水分”,让水果等农产品价格能够相对处于合理稳定区间。也就是说,政府的“有形之手”要有力挤掉水果价格“水分”。
随着一些荔枝、瓜类水果等一些时令水果批量上市,让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持续上涨的水果价格,也将开始趋向稳定。但此次“水果贵”现象,仍然足以引起高度重视,要防止“水果贵”一再重演,就需要能够打治结合、标本兼治,充分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避免水果涨价再演变成民生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