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2月2日电/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30日载文《转基因食品:中美关系的新隐患》,摘要如下:
2013年年底,中国退运了超过60万吨来自美国的进口转基因玉米及其产品。至于退运的原因,中国的解释是美国输华的玉米检出含有未经中国农业部门批准的MIR152 0173 3840转基因成分,而美国认为这是中国的贸易保护或报复行为。
这不是**次中美因转基因食品引发贸易争端。2001年,在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认为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将会成倍增长。然而,中国于当年5月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并在2002年发布《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以及《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这些新条例对大豆和玉米等转基因农产品的进口加以限制。
由于中国进口绝大部分的美国大豆和玉米都是转基因产品,中国借助这些技术贸易壁垒保护了其国内农业,但同时对美国的农产品出口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为此中美双方就转基因问题进行了多轮磋商,才*终达成了协议避免了中美之间爆发贸易战。
至于这一次转基因争端,两国官员在2013年12月底举行的中美商贸联合委员会(U.S. China Joint Commission on Commerce and Trade)就转基因玉米问题进行了磋商。但无视来自美国方面的压力,中国将继续拒收混有未经农业部批准的MIR 152 0173 3840转基因成分的美国玉米船货。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进一步表态称,中国将对转基因农产品进行严格评估检查且没有转基因食品产业化的时间表。基于这次转基因争端爆发的复杂背景以及中美农业关系的重要性,这一轮的转基因食品争端将显得更加棘手,且会对中美关系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粮食安全受到高度关注
在很大程度上,中美之间的转基因食品纠纷是中国国内的转基因之争的外延。围绕转基因技术是否安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争论了20多年。而近几年,中国国内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几乎成了全球*强音。转基因问题之所以能在中国引发如此之大的争议,一方面是因为转基因食品在中国的迅速扩张,而且政府有商业化推广转基因主粮的迹象,另一方面是由于食品安全事故的频发使得整个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