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轮流转。半年前还赚得盆满钵满的生猪养殖行业,目前已经步入“亏损周期”。6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国民消费数据显示,5月全国CPI同比涨1.3%,环比降0.2%。食品消费拖动CPI继续下降,而备受关注的猪肉价格仍是降幅*大的消费品类。数据显示,当月食品消费中,畜肉类价格下降6.0%,影响CPI下降约0.2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1.0%,影响CPI下降约0.20个百分点。
业内认为,当前猪肉价格仍未触底。为防止物价出现大幅度起落,当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并召开视频会议,对生猪及猪肉价格坚持“调高”与“调低”并重,以供应稳保障价格稳,以价格稳促进供应稳。
猪肉价格连降19周
虽然非食品类消费价格拉动当月同比CPI涨幅重回年内高点,但食品消费价格仍稳中有降,带动当月消费价格继续走低。据统计,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下降1.0%,影响CPI下降约0.29个百分点。
食品中,除了受供给减少、需求增加,气温升高以及饲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带来水产品和蛋类价格分别上涨3.0%和2.8%外,鲜菜和鲜果价格分别较4月下降5.6%和2.7%,分别影响CPI下降约0.11和0.05个百分点。
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猪肉价格仍是食品中价格降幅*大的消费品类。数据显示,当月食品消费中,畜肉类价格下降6.0%,影响CPI下降约0.2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1.0%,影响CPI下降约0.20个百分点。
从农业农村部监测到的市场数据来看,5月猪肉市场价格继续逐日下行。截至5月31日14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5.20元/公斤,较5月6日同时监测显示的30.10元/公斤下降幅度约达16.28%。
截至6月7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价格已降至24.69元/公斤。至此,猪肉价格已连降19周。对于北京地区市场而言,猪肉价格下降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据市农业局信息中心监测显示,5月,全市批发市场猪肉价格每公斤23.14元,环比降幅15.1%,同比降幅35.4%。“从批发市场监测来看,猪肉市场供需关系持续转向宽松,上市量稳中有增,价格持续下行。”前述部门相关负责人指出。
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分析认为,随着天气转热,圈舍压力越来越紧张,资金周转也成了很大问题,此前压栏的牛猪已到必须出栏的的时间点,前述因素导致集中抛售现象发生,这也带来生猪价格快速下滑。
养殖压力陡增
虽然当前猪肉价格已连降数月,但在业内看来,其价格仍有下降空间。北京市农业局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从2019年6月开始到目前为止,本轮猪肉价格变化的脉络已基本清晰,猪肉价格变化的周期特征也较为明显,当前这一周期尚未完全结束。后期猪肉价格仍将继续下行,预计将在低位运行较长时间。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宏观分析师王静文指出,以往我国大致存在为期三年的猪周期,但近几年随着生猪养殖集中度的提升,猪周期已经拉长,预计下半年猪肉价格将继续承压。
所谓猪周期,即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一个猪周期一般要经历肉价高、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和肉价上涨的过程。
然而,猪价下滑对养殖户而言并非幸事。冯永辉评论指出,生猪价格剧烈下跌,对养殖户来说是非常纠结的事情。今年一季度时华北地区疫情压力比较大,部分养殖户对后期市场预期乐观,导致生猪于近期集中出栏。
“猪价每天都在掉,看到一头小猪仔的价格跌到300元都没人要,想抄底回购又不敢。”有养殖户表示。而在此前价格鼎盛时期,猪苗曾一度触及152 0173 3840-2500元的价格区间。
然而,与猪价走势相悖,饲料的市场价格仍坚挺,进一步加剧了养殖压力。据统计,5月豆粕价格整体继续走高。据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统计,5月豆粕均价达3601元/吨,环比涨158元/吨,涨幅为4.6%。与此同时,国内豆粕价格随进口大豆成本同步攀升。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相关统计数据显示,5月中下旬,国内沿海主要港口大豆分销价格为4880-4900元/吨,上涨达620元/吨。
“调高”与“调低”并重
“目前生猪复产扩产势头良好。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恢复到正常年份的97.6%,预计今年下半年生猪出栏量有望恢复到正常水平。”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产能持续恢复,生猪和猪肉价格有望继续向合理水平回归。同时,生猪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以及生物安全防护水平较以往明显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为防止物价出现大幅度起落,当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以下简称《预案》)并召开视频会议,重点强调储备调节,制定应急预案,做好民生兜底,加强市场监管,合理引导预期,着力提升产供储加销各环节的综合调节能力,以供应稳保障价格稳、以价格稳促进供应稳,防止价格大起大落影响基本民生。
与2015年出台的《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相比,此次《预案》增加了“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和“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两个预警指标;区分生猪价格过度下跌和过度上涨两种情形,设立了三级预警区间;完善工作机制,有效提升央地联动、区域联动合力。
同时,依据政府猪肉储备的不同功能定位,分设了常规储备和临时储备。其中,国家层面常规储备主要用于满足市场调控和应急投放需要。临时储备是结合此轮调控实践、积*借鉴其他有关重要商品储备建设经验提出的,主要是在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产能大幅下降时进行收储,以稳定生产预期,实现有效“托市”稳产能。同时,储备规模较以往有了大幅提升,调控能力明显增强。
前述负责人表示,《预案》的出台将充分发挥政府猪肉储备调节作为关键抓手的重要作用,对生猪及猪肉价格坚持“调高”与“调低”并重。价格过高时,将投放储备以保障居民消费需要,推动价格向合理区间回落,避免生猪产能过度扩张;价格过低时,将启动收储以托住市场,为养殖场户吃下“定心丸”,避免生猪产能过度淘汰。
北京商报记者陶凤刘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