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五届世界鞋业发展论坛以“产业分工、合作共赢”为主题进行行业交流,吸引了专家学者、行业协会领导及企业领军人物、政府主管机构等700余名嘉宾参加。
此次论坛有“一新一旧”两个面孔备受媒体关注,其中一个是**次受邀参加论坛的**经济学家林毅夫。另一个则是连续五届参与论坛,对论坛作出许多贡献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原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副部长龙永图。
据组委会统计,参与本届论坛的嘉宾来自欧美、东南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14个国际行业协会、45个国内行业协会,以及530家鞋业企业。论坛更邀请到全球*大的鞋业贸易公司布朗鞋业、派诺蒙以及迪宝·阿治奥、达芙妮等国际知名贸易商和品牌商出席。
这次参会的国际行业协会,有来自欧美地区如美国鞋业零售及批发商协会、芬兰时尚零售业协会,还有越南皮革暨鞋业协会、台湾地区制鞋工业同业公会、香港鞋业商会,来自新兴制鞋国家的埃塞俄比亚工业部皮革研究院、印尼鞋业协会等59个国内外行业协会和机构,这种行业影响力在国内大型论坛中可谓****。
林毅夫:非洲是产业转移*后一站
昨日在厚街举行的“鞋业博鳌论坛”——世界鞋业发展论坛上,汇聚了16个国家和地区、14个国际行业协会、45个国内行业协会以及530家鞋业企业,邀请了多位重磅嘉宾,除了前世行**副行长、**经济学家、全国工商联执行副主席林毅夫外,亚洲博鳌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精益制造研究专家、清华大学教授郑力等重磅人物一一亮相。
林毅夫在主题演讲时高呼,中国经济还能持续20年的快速发展,并认为非洲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碧海蓝天,也是*后一站。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梁国英出席世界鞋业发展论坛并致开幕词。此次论坛,论坛组委会特别聘请林毅夫担任论坛顾问。
中国经济还可维持20年高速增长
林毅夫是**次到世界鞋业发展论坛做客,他带来了题为《新结构经济下的新路向——中国产业与非洲产业的结合》的主题演讲。
去年十八大召开,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要翻一番。林毅夫分析,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那2013年到2020年,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只要6.8%。这个目标只要努力,完全有可能达到。
林毅夫说,“这其中的关键就是中国相对发达国家有后发优势。”
*新的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的时候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中国的人均收入是发达国家的21%,这相当于日本在156 0190 2607年跟美国的收入差距的水平,新加坡在1967年跟美国的收入差距的水平。林毅夫说,利用后发优势,日本从156 0190 2607年开始,以平均每年9.2%的增长率,维持了20年的高速增长;新加坡从1967年开始,每年8.6%的增长速度维持了20年。此外,韩国和中国台湾也利用后发优势,维持了20年左右的高速发展时期。
林毅夫认为,“从这些东亚经济体的经济来看,如果我们能够像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一样,继续利用跟发达国家的后发优势来提升我们的技术、提升我们的产业,我们至少还有二十年平均每年7.6%-9.2%的快速增长的可能性。”
母公司要抢占高附加值环节
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在2010年的时候,国内人均收入是4400美元,翻一番到2020年的时候,人均收入就是8800美元。林毅夫表示,如果国内经济继续维持高速增长,人民币应该也会继续升值。因此,到2020年的时候,经济增长跟人民币升值加起来,国内人均收入很可能达到12700美元,成为高收入国家。
人均收入的高增长也必然给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挑战。林毅夫说:“目前制鞋业的工人工资,每月在400美元-500美元之间。是越南工人工资的3倍,非洲工人工资的10倍。随着国内人工成本的持续上升,制鞋代工业将很难在国际上生存。”
劳动密集型产业经历了多次产业转移潮,从发达国家转移到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再到中国大陆,如今中国大陆也面临一次产业转移潮,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林毅夫认为,从鞋产业角度出发,大陆的母公司需要转移低附加值生产环节,升级行业“微笑曲线”的两端。也就是一端是销售,一端是设计、品牌、品质管理,抢占高附加值环节。
非洲劳动力能承接产业转移潮
从产业转移潮来说,林毅夫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后一站在非洲。虽然现在很多国内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往东南亚转移,但是东南亚制造业人口还不足以承担庞大产业转移潮。
林毅夫说,“越南总人口是9000万,越南制造业的人口也就是1000万,柬埔寨人口是1500万,制造业充其量能雇用的人也就是200万。老挝人口是600万,制造业劳动力人口就是100万。制鞋业1900万个就业机会往越南转移,越南的工资会上涨很快。”
在林毅夫看来,**有能力承接这么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地方,就只有非洲。因为非洲现在有十亿人口,而且工业化的水平非常低,并且有大量的年轻的劳动力。华坚在埃塞俄比亚开设有工厂,目前埃塞俄比亚的工资只有国内的十分之一。因为有这么大的基数,很有可能像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那样,有20年的时间,非洲的工资水平基本上是不上涨的。
鞋子是一个永恒的产业,是一个“太阳不会下山”的产业。林毅夫坚定地认为非洲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后一站。转移到非洲,在当前来说还有优势,因为目前非洲大部分国家是低收入国家,在非洲生产的鞋子往发达国家出口,是不用交关税的。
龙永图:产业升级要延长产业链
龙永图是世界鞋业发展论坛的常客,从**届世界鞋业发展论坛就开始参加,见证了世界鞋业发展论坛的发展历程。昨日,龙永图作了《经济转型下的产业升级》的主题演讲。
龙永图认为,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了一个高度重视经济发展质量和产业发展质量的时期。
经济转型的两个关键因素就是升级产业和留住人才,这是龙永图在主题演讲时提出的观点。从产业升级来看,不能停留在代工的阶段,必须使产业链延长,使产业能够从制造业扩展到服务业。也就是现在提出的“2.5产业”。“2.5产业”的核心就是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因为只有发展了新的服务业之后,制造业附加值才可能提高。
在龙永图的眼里,所谓生产型服务业,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融资、保险、法律、会计、审计、管理执行,包括广告、品牌、企业管理等,涵盖制造业的研发、设计甚至房地产行业,包括*重要的物流运输体系。
产业转型的关键是坚持开放。龙永图说:“坚持开放就是要使中国制造变成世界制造,因为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产品要有全球竞争力,必须利用全球的资源。就像波音飞机一样,波音飞机整合了七十多个国家的零部件、设备等,*后整合成波音飞机。如果我们的制鞋产业要想在全球具有竞争能力,我们必须使制鞋产业在制造过程当中充分利用全世界*好的零部件、*好的原材料、*好的销售、*好的品牌、*好的设计、*好的研发。”
鞋业论坛凝聚 业界发展合力
梁国英:近年来,鞋业作为东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试点之一,借助各大品牌鞋企的增资、扩产、转型、提能,东莞鞋业从传统的生产加工型,向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品牌经营,以及内销外销同步拓展,为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作出了新的贡献。
世界鞋业发展论坛是加快鞋业产业集群和东莞鞋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推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获得了世界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可,成为了中外行业精英研讨鞋业发展趋势和方向的重要平台。本届世界鞋业发展论坛将延续前四届的主流思想,坚定行业破冰之策,凝聚,为世界鞋业尤其是东莞鞋业搭建一个信息互通、合作双赢的桥梁,为东莞加快传统产业创新提效添砖加瓦。
制造业需要 生产效益的革命
郑力:中国的制造不是我们想象的利润太低,转移出去就可以,必须有核心技术才可以转移,转移到国外也是有竞争的。
中国制造业有三个很重要的阶段:**是精益化制造;第二是服务型制造,或者是生产服务化,这是我们这边正在做的工作,我们是希望以服务制造为驱动;第三是绿色,我们对环境的要求,现在的制造越来越强,不管是德国、中国制造,不管技术怎么发展,我们仍然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就是我们需要。如果生产效益没有进步,生产效益不够高是没有用的,提高生产效益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为鞋业提供 多功能产业平台
张华荣(华坚集团董事长、世界鞋业总部基地董事长):制鞋行业虽然被大家称为“候鸟”产业,但是也是有规律的。比如说,意大利是自主品牌和精益加工,有很多是可以生存的。我认为中国的制造业可以从制造OEM走上自主研发的ODM,或者是自主品牌的OBM。但是作为华坚来说,我认为有两条路:一是求发展,到埃塞俄比亚是一条路;二是建设总部基地为自己的企业,为众多的产业提供一个科技研发、精益化生产、软件管理的平台,和全世界的鞋业共同成长。鞋业是全球的产业,要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还有高效的信息分配,同时,跟其他的产业(汽车、电子产业)共同进步,不要落后于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