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无论快速反应还是控制进程,对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已是避无可避。在人民币升值的阴霾下,第109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如期开幕。
有别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无单可接的萧条景象,此次出口企业陷入的是“有单无钱赚”的另一番尴尬境地: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劳工成本大幅提升,这“三座大山”已经压得不少出口企业有单不敢接。
“通胀压力和人民币升值压力之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肯定会被压缩,与此同时,初级原材料的进口成本也会降低,这是一把双刃剑。”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刘建军在第109届广交会开幕新闻发布会上对本报记者表示。
尴尬的订单
“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301。”本届广交会上,记者看到很多展位上都醒目地摆着这样一个牌子。参展商告诉记者,这是为了更方便与海外采购商议价。
据悉,鉴于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本届广交会邀请采购商的力度可谓**大。“我们精心组织9个出访工作小组分赴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招商招展工作。”刘建军说。
尽管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但日本地震加上中东政局动荡,本届到会客商总数仍将出现3%到5%的降幅。与之相反的,则是国内采购商的热度**。本报记者从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了解到,本届共有24415家境内外企业参展,比上届增加816家。参展企业数和展览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受访的多数参展商告诉记者说,本次广交会,他们不担心订单,担心的是汇率。
“做出口的企业*怕的就是汇率变动,尤其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人民币升值越高,利润损失就越大。”13日,虎门博头工业区内服装外贸出口企业老板王振明说。
在二楼正对着车间的办公室内,王振明一边用电脑熟练地查询汇率,一边为记者算了一笔账1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6128,现在汇率变为6.53,按照0.0828的汇率差计算,每出口1000万美元的产品,公司就损失80多万元人民币。
“公司的主要客户结账都是通过美元,而公司采购布料等原料都是通过人民币,也就是说,人民币升值相当于产品变相降价了。我这个加工厂*多可以容纳500多名工人,现在却只有100多人。为什么?是因为做得越多赔得越多,有订单也不敢再接了。”王振明说。
在东莞和王振明一样有单不敢接的外贸企业比比皆是。一般大企业抗风险能力还强一点,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来说,汇率好比悬在头上的一把刀,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才会落下。
而今年的广交会,对于出口企业来说,无异于一场抗通胀抑成本的攻坚战。
出口价普涨15%-20%
提价是出口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和通胀的*直接方式。
浙江煜华车饰有限公司的李经理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公司订单就一直不错,但是却更不好做了,主要是因为人民币升值太快了。虽然公司将出口价上调了2%-5%,但实际上,从去年开始,成本价已经上涨了30%,但如果再提价恐怕很难,因为海外客商也不会接受。
“企业节约开支,减少费用支出。去年我们6个人来参加广交会还是坐飞机,花了6000多元;今年不行了,大家全部坐火车,只要2000多块钱。”李经理笑着说。
通胀压力笼罩着本届广交会。大部分参展商均表示,虽然今年将出口价格提升了15%-20%,但仍远低于原材料等将近20%-50%的涨幅。
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一季度中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486.27亿美元,同比增长23.96%,出口额出现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少出口产品提价20%-30%。但实际上,提价也并不容易,出口企业也担心提价会造成订单的流失。
东莞市永盛服装厂经理程永盛对本报记者表示:“布料和人工都涨得厉害,价格是肯定要提的,但目前与几个欧美客户联系过,一谈提价他们就没有诚意继续谈了。”他对今年广交会也不抱希望,据他观察,面对中国出口企业的提价行为,部分欧美客户已开始缩减在中国的采购量,部分低端商品将会更多从东南亚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