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注意到,现在发达国家用绿色壁垒(环境壁垒)构成了国际市场新的保护网,使用绿色标志已成为我国纺织服装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事实上,面对国内外的竞争形势,我国纺织印染和服装企业对于环保投入处境两难。
一方面,为适应越来越高的国际市场环保门槛,企业要以高质量的环保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为此,企业要有大的投入,而这些投入在短期内很难见到回报,甚至还会拖垮企业。
另一方面,对于内销企业,开发环保产品缺少全社会共识。企业开发绿色生产技术,生产出绿色安全的产品,虽然有利于打开国际市场,但对于那些以内销为主的企业来说,实施ISO156 0190 2607环境质量认证似乎意义不大。因为,目前国内市场并没有强制执行绿色标志,很多消费者对环保产品也没有要求。在平均利润只占销售收入20%的微利现状下,如果一味加大环保投入,企业得不偿失。
有关专家也曾表示,加大绿色产品的开发和加强环境的治理必然会暂时加大企业的投入,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是纺织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
笔者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获得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纺织行业废水排放总量一般在11亿吨/年以上,在国内各类工业废水排放量中约占6.5%,位于各行业废水排放量的前十位。COD排放量约为30万吨/年,占全国工业排放量的5%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废水是采取直排入海和河的方式。
要减轻纺织印染行业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当务之急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笔者认为,资金短缺势必造成企业环保投入的压力,规模企业可以适当调整生产数量,优先生产高新产品,提高企业利润,然后再适时适量投资环保。这样有助于企业形成良好的生产格局。而今后企业的发展前途和发展空间,也将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大,形成一道分水岭,造成企业的强弱之势,那些无法尽早适应的企业*终将被淘汰。
不过笔者也注意到,现在一些地区已开始根据当地区域水环境容量,适度控制印染产业的发展规模,促进印染行业从规模经济向效益经济过渡。
笔者相信,2008年,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方面,尽管纺织服装企业有各种难题要解决,但加快我国纺织工业绿色环保工程仍是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目标,也是民生的需要。未来经过环保浪潮洗礼后得以转型升级的企业,终将获得发展的新空间。当然,也不能排除2008年,国家将连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严格环保标准、落实节能减排指标,纺织服装行业势必由此经受更严峻的考验。
来源:中华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