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由于宏观政策紧缩,银根收紧,集中了大量劳动密集型、附加值较低代工企业的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沿海地区的鞋业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据了解,其*低工资均比去年上涨20%,原材料价格一年之内翻双倍以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去年中的6.8到如今的6.3。以往错开出现的种种成本上涨问题,如今一下子全摆到了鞋业面前。
众所周知,在这重重压力背景之下,鞋企主则会力行缩减规模、从沿海转向内陆,甚至“倒闭潮”之说皆频频登上各大媒体,但创造了中国这么多年制造业经济发展奇迹的鞋业是否真的会变成了烫手的山芋呢?专家对此表示到,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攀升,使得投资鞋业的比较利益大为缩减。而汇率变化、人民币升值、出口疲软,外部环境的不景气,又使投资者对鞋业的未来发展失去了信心。毕竟鞋业赚的钱少了,投资者将资金从鞋业抽走,转而投向其他行业,是投资者的一种理性行为。敢于承接者越来越少,逃离者却在不断增加。
虽然目前鞋业面对着全球范围的通胀引致的成本快速上涨,但对于中国而言,鞋业的好处仍不言而喻。毕竟国家不仅能借鞋业来解决相当大一部分的就业,鞋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些鞋业投资者正试图进入,分得原始分配的一杯羹。不可忽略,也有不少投资者在房地产和资本市场疲软的背景下,资本也会流入鞋业领域。鞋业依然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部分鞋企现在退出市场,将会在这轮竞争激烈的洗牌中被永远清洗出鞋业,所以说这类鞋企是在等待宏观环境好转了再发力鞋业发展。因此,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些都是转型升级所潜在的一些客观要求,将资源积累投入到了产业链高端,实际上是很多鞋企做大做强的必经阶段。
诚然,鞋业关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中国缺不了鞋业,全世界都不能没有鞋业的产品供给。然而基于当前国内鞋业发展的客观市场限定,政府还应该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为鞋业发展创造更为良好稳定的外部环境,以更进一步引导鞋企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从而才能助推整个鞋产业早日实现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