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币升值,成本上涨等诸多因素导致今年鞋服产业并没有出现往年的“金三银四”,市场成交量一路快速下滑的惨状令人始料未及,更有不少中小型鞋服企业不得不关门停产,并且知名品牌在央视黄金时段的广告投放也嘎然而止。对于国内整体鞋服市场销售出现群体性下滑的现象,行业观察专家各抒己见,言人人殊。
仔细分析发现,制鞋企业的无奈主要来自内外两个方面。企业的外部环境是油价高涨,80%鞋材成本与石油下游产品有关,引起鞋材成本上升;物价上涨,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人民币升值导致汇率波动;国际贸易壁垒、技术壁垒重重;制鞋行业的销售渠道重新洗牌;制鞋行业掀起技术革命。企业的内部环境是:用人成本大幅上升,员工流动率加大,企业的管理难度加大,企业的综合成本上升;与此同时,跨地区、跨国管理,对于企业的管理人才提出更新的管理素质要求。
大量事实和现状表明,中国制鞋业不能靠廉价来生存了,科技研发是制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将是制鞋企业未来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筹码。可喜的是,很多制鞋企业经历了风雨之后,认识到了这一点,勇走科技兴企之路。
奥康:以科技创新走在制鞋行业的前列
在一般人的眼里,做鞋的就是干粗活的,跟高科技实在难以搭上边,而奥康集团在做鞋时,不单跟高科技搭上了边,建立了全国**鞋类企业综合性科技研究院——奥康鞋类科技研究院,并且还研究出包括国内**步行科技与人体工程**结合的“氧循环呼吸”鞋、折叠高跟鞋、按摩减压高跟鞋及**瘦身计步鞋。
早在2006年9月4日,奥康集团就投资300多万元,与浙江大学联合完成了中国第1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要决技术创新商机——脚型丈量仪。该机器的成功研发,预示着奥康集团为中国的制鞋行业带来一场新的“数字化”产业革命,并将**国内鞋类消费进入个性化定制的新时代。
随后,奥康集团在鞋业科技创新方面四处出击,先后跟陕西科技大学、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等联合,利用自身对市场前沿的研究,产学研结合走出一条自己科技创新之路。仅2007年一年,奥康集团申报的产品技术专利就多达50项,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而这些技术专利目前已经在奥康的2008奥运礼仪鞋、GPRS定位鞋、呼吸鞋、减震鞋、可伸缩高跟鞋等功能鞋上使用。
对于鞋企来说,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不单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舒适、***的产品,更重要的是企业在科技创新后,还可以加大申请专利的力度,这样不单可以有效防止“抄袭”,还可以改变目前市场上“款式雷同”局面,独享一定的市场空间。
奥康鞋类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徐建亮告诉记者,奥康鞋类科技研究院现有鞋类开发设计人员300多人,其中不乏从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引进的设计大师,年投入研发资金约3000万元。以科技产品研发为主要导向,涵盖了新材料、新产品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以及标准化工程、知识产权保护、时尚流行研究、产业发展规律研讨等软科学领域内容。
并且,为实现技术突破,奥康集团曾先后投入2亿多元引进30条国际**生产流水线,在总部、东莞及意大利米兰设立了三个鞋样研发中心,瞄准鞋业*新时尚,开发新产品。目前,奥康鞋类科技研究院已申请发明专利8项、新型专利31项、外观设计24项,共计63项。
双星:科技创新是其快速发展的“杀手锏”
双星集团总裁汪海早在十五年前就提出:创新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双星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永远立于竞争的不败之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汪海又说:今天已不是大鱼吃小鱼的年代,而是快鱼吃慢鱼的年代;今天不创新,明天就落后;明天不创新,后天就淘汰。只有具备持续自主的创新能力才是成长为快鱼的“杀手锏”。
在技术创新上,汪海始终坚持破坏性的创新,他突破小改小革、小修小补的局限性,在双星发动了一场人人参与的创新的“人民战争”,从工艺、技术、设备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双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力度都明显增强。
双星以自主技术的研制和自主产品的开发为己任,创造性地提出运动鞋类积*动力效率理论,形成双星专业运动产品的系列化,特别是在以专业运动鞋为代表的高档鞋的开发上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获得了与任何世界**鞋都可以媲美的技术质量实力,目前已和国际**全面接轨;而根据生产实际需要,自主创新改造的冷粘鞋生产线,是目前世界上用人*少、效率*高、产量*大的生产线,这在世界制鞋业都是****的突破。
“让岗位创新人才香起来、得实惠”是双星实施科技兴企战略的重要举措。双星各单位制定了创新奖励标准,按创新成果创造的效益对创新者进行奖励,有效地激励了员工的竞赛热情和创新积*性,员工动脑改造设备、改进操作法等,使高档KEDS硫化鞋班产达到3000双,打破了韩国等外资企业保持多年的班产*高2200双的世界纪录,被客户惊叹为“神奇的双星效率”。
可以说,双星发展的历程,是一段不断自主创新、开拓超越的历程,是一段不断否定自我、改造自我的历程。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有效地拓展了双星品牌的增长空间。在这段历程中,汪海的自主品牌精神和自主创新意识,为双星在国外品牌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竞争越来越白热化的今天,也为中国制造加工业怎样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创中国人自己的民族树立了成功的典范。
安踏:科技创新,永不止步
安踏总裁丁志忠说:“技术研发是产品的生命线,科技是安踏的命脉。”为此于2005年设立安踏运动科技实验室”致力于脚型结构、运动工学和新科技的研究。**,在专业篮球鞋的开发,从霸道Ⅰ代、Ⅱ代到CUBA全系列专业体育产品,到2005年CBA全明星战靴,安踏拥有着多项专利技术,尤其是安踏自主研发的“芯”技术,以其良好的保护、减震、反弹功能满足了专业运动员的需要。
其次,在跑步鞋的研发,于2006年上半年推出“A-FORM天足”跑鞋系列,这是安踏*新的科研成果。据说,安踏将继续以大量资金投资到科技研发上。
另外,与比利时RSscan公司和北京体育大学生物力学教研室共同建立的安踏运动力学实验室,是国内体育用品行业**运动科学实验室。体验者只要跑过专业跑道,即刻会得到一张“安踏运动科学实验室测试报告”,他是目前国内**的损伤性风险测评的报告,可指导测试者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鞋子。
这是目前国内***的运动科技,也是安踏常年坚持科技创新的优秀成果。他将技术直接应用到国内联赛的发展上,无愧于“中国联赛发动机”的美誉。
“新求变”是安踏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在科技创新上,安踏目前共获得多项***专利,并成为体育用品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之一。正是不断增加技术研发投入,强化了品牌的科技含量,也确保了安踏强劲的发展势头。
鸿星尔克:科技领跑,成就核心竞争力
自建立之初,鸿星尔克就以“科技领跑”作为品牌的发展战略,并在业界首推运动科技,改变行业中“明星+央视广告”的造牌模式,一下子从众多晋江鞋品牌中锋芒初现,成为中国鞋品牌中专业运动技术的先行者。
在产品研发上,鸿星尔克不单高薪聘请意大利、上海等地的知名设计师主担产品研发,准确把握国际流行趋势,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结合人体工程学,美学等原理,突显每款产品的个性主张,并且又斥巨资组建鞋业研发技术中心,加强产品技术含量,比如在鸿星尔克厦门春夏运动系列产品订购会上,领跑系列产品在原有优、特点基础上大量起用新技术和纳米材料等进口材料,分别加入“内部循环系统”“高密度独立抓地系统”“超强避震系统”“包覆式稳定科技”等专业新技术,从而加强鸿星尔克专业运动鞋类产品,在舒适性、耐磨性和透气性、减震稳震等性能上专业运动要求,得到专业人士、广大消费者一致好评。
并且,“科技创新”也一直是鸿星尔克的战略方向:自2002年开始,鸿星尔克就制定了以技术研发为核心的企业战略,并斥巨资投入;2005年底,鸿星尔克开始与中国科学院携手进行“智力”合作,由中国科学院为其提供前沿运动装备的技术研发支持;鸿星尔克采用“特种尼龙网、新型超纤、精电镀TPU”三种搭载神六成功通过太空检测的材料制成的“神舟”限量珍藏版运动鞋,更是取得了销售业绩上的突破……
尽管说中国制鞋业困难重重。但是,困境背后也有发展的机遇。谁能在危机中看到制鞋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向这个方向转变,谁就能在危机中找到成功发展的机遇。在如此境遇下,制鞋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提高鞋类产品的高附加值,势在必行。对于制鞋企业来讲,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在考虑提高企业高科技含量时应考虑到市场回报,但是不能只看眼前,特别要着眼于中长期的市场回报。因为,高科技的运用不是一次简单的资金投入,而是一场思想的转变,一场投资方式的转变,一种影响企业命运的企业运营策略的转变。这种转变需要制鞋企业真心对待高科技,而不是被迫接受高科技,更不是跟随潮流的走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