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制鞋业严防传统模式复归

百检网 2022-02-11

做内销或电子商务才是出路

赢周刊: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今年初表示,特别要防止经济形势好转时,传统发展模式的“复归”,要坚定信心,科学谋划。对当下的东莞鞋企来说,订单的回暖已近在眼前,但企业应该如何冲破传统,进行转型升级,防止传统模式“复归”?

张华荣:传统的观念在很多企业家中是根深蒂固的。现代企业,就管理模式来说,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机制和企业文化;就企业的营运来说,应该不只是做产品,而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战略发展的角度来说,应该打造自己的品牌。传统的很多习惯是很好的,大家要保留;但是,传统的保留下应该有创新的思维。

在2006年之前,我都觉得我的企业很不错,但是这几年经常出外上课,我发现自己保守了,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改进。我们企业现在有专门的团队去开拓内销市场,创造内销的品牌。我跟那个团队说,现在不是靠规模的时候;如果你有自己的产品做内销或者尝试电子商务市场,虽然目前可能利润不多,甚至可能亏本,但是从长远来看,你就拥有了进入这个市场的资格。

黄冠球:虽然金融危机*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但是这场危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保持竞争力是企业有序经营的根本,我们看到在市场重新洗牌的过程当中,一批优质的企业实现了增长,市场的份额不断地扩大。相反,一些简单的加工企业,虽然目前生产环境有所好转,订单增加,但企业的经营环境不容乐观。

市场不稳定、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对传统制造业的挑战有增无减。我认为摆在企业面前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将企业搬到成本更低的地方去,这样企业才可以维持生存。但是再过几年,企业同样会面临今天的问题,而且要找到像东莞一样产业配套、条件完善、成熟的地方也是非常不容易,显然,这条路是走不通的。第二是扎根东莞,实实在在地升级转型,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才是企业正确的选择,也是企业界普遍的共识。

林平凡:我觉得无论作为一个地区的企业,还是作为一个地区的产业,冲破传统的关键在于继承与创新之间的权衡,而且要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冲破传统。鞋业在东莞已经扎根了,有200多万人从事鞋业或者鞋产业链上的产业。鞋业是东莞*大的产业之一,但是恰恰是传统的产业。没有一个产业是不好的产业,而且人人都要穿鞋,这蕴含着很大的市场,目前的关键是东莞的产业应该如何提升鞋业,在原来的竞争力基础上重筑东莞鞋业的核心竞争力。

[next]

吃透政策就是吃下“定心丸”

赢周刊:政府的宏观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走势。对于企业来说,应该如何学会利用政策?企业和政府之间应该如何更好地衔接?

张华荣:华坚在行业里面具有代表性,我本身也是东莞鞋业协会的常务副会长,所以接触和理解的政策比较多。产业科技政策扶持里面,华坚拿到的扶持资金就有100多万。但是很多企业对政策不关心,错过了很多这样的扶持。

我建议有三条途径:**,工商税务的很多政策,应该打包进行广泛宣传。第二,行业协会有这个责任和义务,把实实在在的政策了解后,宣传给各相关会员单位。第三,很多企业其实是由外地的企业家来东莞开设的,他们担心需要有关系才能拿到扶持政策。事实上并非如此。
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一定要了解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政策,这样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才能像吃了“定心丸”。

赢周刊:企业要学会看政府的“眼色”,那么,政府眼下又将有什么举措?

黄冠球:虽然升级转型的主题是企业,但是政府责无旁贷。升级转型的核心是实现企业发展的形态由生产车间向企业总部的转变,推动产品加工由低向高的发展,不断地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产品链条向研发,从加工制造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两端拓展;推动企业经营从单纯的贴牌加工向自主品牌营销转变,推动企业由注重外销向内外销并重转变。

今年,我们将扎扎实实做好三件事情:一是推动1000家加工贸易企业转型;二是推动1000家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内需;三是推动1000家加工贸易企业提升生产力水平。推动企业升级转型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特别是媒体广泛宣传,凝聚社会各界的共识。

林平凡:其实,东莞对企业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一直走在全国的前面。有些政策出来之后,执行力度一直是难题,我有个建议,这些执行的过程是否可以请中介机构来帮忙?作为企业,既要跟政府联系,又要忙企业的营运管理,这些都比较麻烦。通过中介机构的介入,既可以把事情办好,又可以推进政策的实施力度。

[next]

企业真心爱员工才能留住人

赢周刊:*近整个珠三角都发现招工难的问题重新凸显。东莞鞋企在升级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平衡发展与人才的问题?

张华荣:生意就是博弈。企业要跟行业中大大小小的企业博弈,你要有优势才能生存。在工人方面,我们更是跟其他产业去竞争,甚至是跟全国的劳动市场区博弈。所以,招工难,是一个很大的话题。

招工难,**难在企业自己对用工问题要有正确认识,自问是否进行了自我改善。只要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精神环境,自然就会稳定工人。只有真正尊重并关爱产业工人,让工人愿意且能够在东莞落地生根,工人、管理者都能相对稳定,企业才能永继繁荣。

其实,华坚在赣州的工厂,我们也觉得招工不好招。所以我觉得,问题不是招工难,而是留住工人难。这问题就在于干部是否付出真心关爱员工。

东莞是全世界鞋业*密集的地方,没有一个鞋业的职业学院,这是我们行业的遗憾。我今天表态,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把东莞制鞋学院创办起来,请给我们一点时间。

[next]

企业培训员工可获政府补贴

赢周刊:对于企业很头疼的招工难现象,政府有没有什么好的扶助政策?

方见波:我们要让外来的员工觉得在东莞有奔头,希望成为东莞人。产业工人也需要有一种归属感,就有一种安家落叶的感觉,才能留得住更多工人,在这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户籍政策,户籍政策在劳动人事部门出的政策基础上。政府在制定吸引外来员工长期留在东莞、扎根东莞的政策,这些政策是渐进式的。

其实,劳动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都有一系列的做法,东莞市设立的10亿元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中,员工参加由劳动部门认定的一些培训机构进行职业培训,政府可以给予50%的资助。在职业培训方面,去年政府还初步探讨,以华坚集团为行业龙头,利用现有的企业资源,建立鞋业职业培训基地,目前这项工作还在进一步探讨中。

赢周刊:要长远地解决招工难问题,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林平凡:招工难本身就是一个难题。*近的招工难问题,**应该让省级政府看到转型升级有没有成功?对于企业来说,目前处于两难的位置,政府没有支持的话,很难继续下去。招工难说明了人才的流向,以前人才都是从西北往东南飞,现在,在全国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均衡化的情况下,人才就不一定要东南飞了。

我认为有两个方法可以解决招工难的问题:**,*终还是要实现转型和升级,减少对一般劳动力的需求,转向高层次的整体资源需求。第二,政府有必要组织一些劳动力到我们有用工需求的地方。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