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666”、“一年卖出19亿”,近段时间以来,山东曹县的汉服以火爆的销量闯入了大众视野。
事实上,早在2008年之前,以“重回汉唐”为代表的店铺便开始深耕于汉服领域,力求重拾传统汉服文化。随着多年来媒体与政府对汉服文化的大力推广,2019年仅淘宝平台上汉服市场的销售额已经超过20亿元,并且保持着每年156 0190 2607%左右的增速;网购汉服的消费者已高达6000万人次;传媒平台上汉服相关的短视频播放量累计达到934.2亿。
当汉服逐渐破圈时,种种问题也在不断浮现。精心设计、美丽雅致的品牌精制汉服,其价格与产量却不“美丽”;而部分量产化汉服,则存在“粗制滥造”、“抄袭劣化”的问题。这两种矛盾也是中国服装生产制造业所面临的严峻现状。
汉服的生产与设计——高度凝练的文化传承
在谈论汉服行业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汉服。
汉服,并非特指汉代人的服装,而是指汉族人民经常穿的服饰。这些服饰是提炼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所构建出的完整服装体系。因此,汉服会根据不同朝代的衣着文化特色,细分为汉、唐、宋、明等大类款式。
一件制作精美的汉服,常需要经过选材、设计、裁剪、加工、包装宣传、销售后,才能送到消费者的手中。汉服的选材常使用棉、麻、竹纤维、真丝、绸缎等天然材料。随后,设计师会参考不同朝代的服饰与精神文化,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观来进行服饰设计;部分老牌商家会更加考究,还会借鉴该朝代出土文物的纹理样式进行加工,并针对古人与今人的身材差异进行对应调整。这也是汉服有别于其它服饰的特点——汉服的设计中展示了高度凝练的文化传承。完成设计后,汉服设计稿会被送至加工厂,进行手工化的生产与包装,并经过线上/线下销售送达至消费者手中。
在汉服文化发展的初期,大部分爱好者只能通过网上分享的服装模板进行订制设计,由于缺乏对服装细节与朝代文化的深入考证,早期的汉服形制都并不特别标准。一些承接汉服订制的厂家从中发现了商机,并建立起自己的独有品牌。随后,经过汉服爱好者与商家的共同努力——爱好者指出汉服设计存在的问题,商家作针对性修改后再次销售——中国汉服的设计水准和工艺在迅速进步,并乘着短视频的东风扶摇直上。精美的汉服与其中蕴藏的中华文化,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近年来中国汉服爱好者的人数快速增多,在2018年已达到204.2万人,同比增长72.9%。十几年间,汉服文化已得到蓬勃发展,并呈燎原之势。
汉服行业的天花板——产量与质量不可兼得
随着汉服市场的快速扩张,传统手工制作模式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
当前品牌汉服生产所面临的问题是生产线的自动化与人力成本的转移,老式的流水线生产模式中,每个人被限制一小段的流水线上,想要具有市场竞争力就必须降低人力成本。而现有服装行业所谓的自动化生产线属于“人机结合”的半自动化生产线,看似高效的服装自动化设备往往只能满足单一工序的制造需求。一旦更换了制作工艺或服装版型,就会导致大量自动化设备淘汰。投资回收期的太过漫长以及不可控制的高风险,常常让服装企业对“自动化”望而生畏。
同时,汉服所具有的“五高”特点,即高客单价、高毛利率、高传播性、高设计更新速度、高品质要求,这些也不利于现有服装自动生产线的使用。当前汉服以手工制作为主,这迫使商家必须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衣服的制作中,有限的服装产能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此外,由于汉服尚属于新兴细分的小众市场,相关配套的产业链也不够完善,这进一步降低了汉服的生产速度。
与精工细作的品牌汉服相对应的,是一些新晋“网红”汉服。他们抓住了汉服热的机遇,凭借大批量的廉价样板化产品抢占低端汉服市场。不到百元一件的汉服满足了囊中羞涩的学生与旅游景点对古风服装的需求。但这些衣服常存在版型不合适、材质较差、全盘抄袭、廉价感较强的问题。低劣的服装品质与设计研发的匮乏,注定其难以获得真正汉服爱好者的认可。
高科技驱动汉服革命
随着服装行业材料与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互联网AR/VR技术的发展,汉服行业或许可借助这些高科技,来一场产品生产、产品研发、产品销售的颠覆性革命。
在中国,每年有2600万吨的旧衣物会被丢弃,这些以聚酯纤维为主要材料的衣物,在填埋200年后才能被自然分解;而衣物的焚烧处理将产生大量含有致癌成分的气体。汉服,尤其是那些充斥在市场上的“百元汉服”,为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何平衡服装生产和环境保护是整个传统服装制造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再生材料被认为是具有*高环保效益的新型服装材料,主要包括再生纤维、再生短纤维与再生尼龙等种类。不同于传统材料,再生材料是由废弃材料、生物材料、人体材料与微生物材料经过二次加工生产的,其具有较高的环境友好性、可降解性、可回收性。纤维公司Prima Loft推出了**可生物降解的再生人造合成纤维Prima Loft Bio,以缓解环境压力;环保服装品牌Arvin Goods也使用回收自垃圾填埋场的再生尼龙材料Econyl制作新的生活服饰产品;为了代替高端服饰常用的羊毛,由原纤维与再生材料混合制成的短纤维混合物Polylana也被推向市场。
这些环保材料的推广与使用,能够有效降低汉服乃至传统服装行业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服装生产与制作环节,*新的针织3D打印技术也带来了颠覆性的服装革命机遇。3D打印是一种能够将原材料直接打印加工为成品的技术,其跳过了中间零部件的打磨与组装,直接生产出一体化的成品。在传统的服装行业中,需要先将纱线织成布,随后将布裁剪加工成衣物。而由日本岛精Shima Seiki生产的3D服饰打印技术,能够将纱线直接织成衣物,从而减少浪费,并达到“天衣无缝”的效果。
在商品销售的终端环节,增强现实AR技术与虚拟现实VR技术的组合,也将为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AR技术能够提供定制测量功能,以实现真正的“量体裁衣”与“虚拟试穿”。此外,基于VR技术的在线购物可以让顾客随时选择符合自己的风格的服装,为顾客提供高自由度与参与度的体验。
汉服是我国新兴的服装产业,也是文化宣传的重要帮手,其兼具商业消费与文化认同的特点;同时因汉服详细的穿着要求与文化礼仪规定,使其能够如同日本和服一般,具备成长为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潜力。日新月异的服装环保科技,也将为汉服赋予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内涵。
未来的汉服将形成更为完备的产业链,并逐渐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真正成为中国国家名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无数汉服从业者所追求的文化自信与中国底色。
参考文献
[1]传统汉服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田陆乐,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