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在我国拥有庞大的市场,一些具有美白、抗衰老、防脱发等功效的化妆品,更是得到消费者的疯狂追捧。如何让市场保持繁荣活跃的态势?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化妆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是根本。
今年2月,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关于化妆品注册备案检验机构能力考评结果处置有关情况的通告》显示,46家检测机构被暂停化妆品注册备案检验信息系统使用权限,12家机构被要求进行整改,共58家化妆品检测机构未通过评定。化妆品检测机构的检测水平能力良莠不齐,化妆品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功效宣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没有得到有力的保障。
检测机构对于相关规范学习不到位是未能通过检测考核的主要原因之一。2019年颁布的《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工作规范》中,新增“镉”项目,并把“粪大肠菌群”项目改成“耐热大肠菌群”,而一些检测机构没有及时更新法规版本,作出相应调整,导致检测项目不合格。另外,有的实验室恒温、恒湿等技术要求没达到技术要求,甚至连测试仪器的技术参数设置都没搞对,如此“草率”,*终未能通过考评,也确实不冤枉。
此前,国家药监局规定:在2021年5月1日前注册、备案的化妆品,应该于2023年5月1日前完成功效宣称评价,于是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不少检测机构应运而生,从去年7月至今,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测机构由287家增加到330多家。这些检测机构壮大了检测队伍,但是也带来了鱼龙混杂的问题。
据了解,祛斑美白、防晒和防脱发功效的检测应该由具备人体试验资质的机构来完成,不但要有专业的设备和人员,还需要大量志愿者。但目前市场上一些化妆品检测机构,并不存在这方面的资源和能力。有的检测机构甚至连国家药监局的备案号都没有。然而,一些不知名的小机构,在这种情况下,甚至还敢宣传‘无需寄送样品’‘一键下单即可获得检测报告’‘检验检测包过’等承诺。这种毫无责任心的做法,不仅坑了急于上市的化妆品企业,更是欺骗了一无所知的消费者。
在种种乱象下,今年8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化妆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征求意见稿)》,旨在细化要求,强化管理,提升检测质量。该意见稿对化妆品检测机构在组织结构、管理体系、检验能力、人员、设施和环境、仪器设备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以求加强对化妆品检测机构的管理。
随着化妆品行业的不断发展,检测需求也必然增加,但检测质量也必须跟上检测需求的增长,只有高质量推动检测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才能有效保障化妆品质量,使化妆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消费者才得以安心使用优质的化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