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原油和渣油中镍、钒、铁、钠含量的两种方法。包括方法A———酸消解法测定样品中镍、钒和铁的含量和方法B———有机溶剂法测定样品中镍、钒和钠的含 量。方法B是以油溶性金属元素为标准样来测定油溶性金属元素的含量,不适用于定量测定含有非油溶性颗粒的样品,因此,该方法测得的金属元素的总含量可能偏低,尤其是测定以无机钠盐形式存在的钠。 本 标准适用于原油和渣油中镍、钒、铁、钠含量的测定。对于不同元素,两种测定方法的精密度不同,可根据具体分析的精密度要求来选取适宜的方法。英文名称:Determination of nickel,vanadium,iron,and sodium in crude oils and residual fuels by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标准状态:现行
替代情况:替代GB/T 18608-2001
中标分类:石油>>石油、天然气>>E21原油
ICS分类:石油及相关技术>>75.040原油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发布日期:2012-12-31
实施日期:2013-07-01
出版日期:2013-07-01
页数:16页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T18608—2001《原油中铁、镍、钠、钒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与GB/T18608—200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标准名称由“原油中铁、镍、钠、钒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修改为“原油和渣油中镍、钒、铁、钠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修改了样品的处理方法(见5.4,2001年版的8.1);———修改了方法的精密度(见5.7,2001年版的第10章);———增加了有机溶剂法测定样品中镍、钒和钠含量的内容(见第6章);———将钠含量的测定方法修改为方法B(见第6章,2001年版的第8章);———将钒含量的测定方法修改为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增加了“质量保证和控制”(见第7章);———增加了“试验报告”(见第8章);———增加了“注意事项”(见附录A)。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ASTM D5863—00a(2005)《原油和渣油中镍、钒、铁、钠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本标准与ASTM D5863—00a(2005)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B中列出了本标准与ASTMD5863—00a(2005)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本标准与ASTM D5863—00a(2005)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GB/T4756代替了ASTM D4057(见4.1);●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6682代替了ASTM D1193(见5.2.4);●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SY/T5317代替了ASTM D4177(见4.1)。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删除了ASTM D5863—00a(2005)的第4章“意义与用途”;———删除了ASTM D5863—00a(2005)的22.2“偏差”;———删除了ASTM D5863—00a(2005)的第23章“关键词”;———删除了ASTM D5863—00a(2005)的资料性附录X1。本标准由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5)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哲、单玲、周亚斌、刘树文。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8608—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