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 583-2017 放射性核素内污染人员医学处理规范

百检网 2022-11-03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放射性核素内污染医学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放射性核素内污染人员的医学处理。
英文名称:Medical management standard for internal contamination of radionuclides
标准状态:现行
中标分类: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卫生>>C57放射卫生防护
ICS分类:环保、保健与安全>>13.280辐射防护
发布部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
发布日期:2017-10-27
实施日期:2018-05-01
页数:4页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GB/T 18197—2000《放射性核素内污染人员医学处理规范》转化而来,与GB/T 18197—2000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 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Z 96 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GBZ 129 职业性内照射个人检测规范;GBZ/T 269 尿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检测规范;WS/T 467 核和辐射事故医学响应程序(见第2章); ——增加了摄入量、特殊监测、放射性核素阻吸收和内污染医学处理的定义(见 3.2,3.4,3.5和 3.7),修改了年摄入量限值的定义(见 3.3,2000 年版的 3.2); ——原标准的 5.1 修改为内污染检测(见 5.1,2000 年版的 5.1); ——原标准的 5.2 修改为内污染受照剂量的估算(见 5.2,2000 年版的 5.2); ——原标准的第 8 章内容移至 4.6(见 4.6,2000 年版的第 8 章); ——原标准资料性附录 A 中的表 A.1 修改为放射性核素的阻吸收和促排药物(见附录 A 中表 A.1,2000 年版的附录 A 中表 A.1); ——增加了表 A.2 药物给药方法和剂量(见附录 A 中表 A.2)。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强、张良安、焦玲、樊飞跃、王彦、孙全富、何玲、杜利清、徐畅、王芹。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