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凯氏滴定法测定淀粉及其衍生物氮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氮含量(质量分数)大于0.01%的淀粉及其衍生物样品。
注意:没有添加过含氮物质的淀粉及其衍生物中,氮基本是以蛋白质和(或)氨基酸的形式存在的。
注:假如所测定产品的氮含量(质量分数)小于0.025%,则按ISO 5378的方法进行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SO 5378 淀粉及其衍生物 凯式法测定氮含量 分光光度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氮含量 nitrogen content
根据本标准规定方法得到的氮含量。包括淀粉及其衍生物样品中游离氨基酸、水解产生氨基酸的化合物和铵类化合物的氮含量,但不包括硝酸盐和硝酸根中所含的氮。
4.原理
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硫酸消化淀粉及其衍生物,氢氧化钠碱化反应物,并进行蒸馏使氨释放,同时用硼酸溶液吸收后,用已标定的硫酸标准溶液滴定。
5.试剂
应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5.1 浓硫酸:96%(质量分数),ρ20=1.84g/mL。
5.2 氢氧化钠溶液:c=30%(质量分数),ρ20=1.33g/mL。
注:溶液浓度可以大于1.33g/mL。
5.3 硼酸溶液:c=20g/L。
5.4 混合催化剂:由硫酸钾和无水硫酸铜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如由97g硫酸钾和3g无水硫酸铜组成。
5.5 硫酸标准溶液:c=0.01mol/L或0.05mol/L。
5.6 指示剂:由两份中性甲基红冷饱和溶液与一份浓度为0.25g/L的亚甲基蓝溶液混合而成,贮于棕色玻璃瓶内。中性甲基红冷饱和溶液和0.25g/L的亚甲基蓝溶液均由50%(体积分数)的乙醇配制。
6.仪器
6.1 凯氏烧瓶:容量在500mL~800mL之间,瓶颈处可放置一个小漏斗。
6.2 消化架:能使凯氏烧瓶以倾斜位置加热,并且仅使液面以下的瓶壁受热。
6.3 凯氏定氮装置:有一个200mL的漏斗和防溅球管,后者可把凯氏烧瓶和冷凝器相连。
6.4 滴定管:0.05mL刻度的25mL或0.01mL刻度的10mL酸式滴定管。
6.5 研钵或机械磨。
6.6 筛子:筛面孔径为0.6mm。
6.7 分析天平。
7.操作方法
7.1 样品预处理
充分快速地混匀样品。
7.2 取样
根据样品含氮量称取至多10g样品(7.1),精确至0.001g,然后倒入干燥的凯氏烧瓶(6.1)内,注意不要将样品沾在瓶颈内壁上。对粘状或糊状样品,则可选择在不产生氮的玻璃盛器、铝片或塑料上称重,亦可使用氮含量已知的盛器称重,如盛器产生氮,应做空白测定(7.6)后折算。
7.3 消化
加入催化剂(5.4)10g,并用量筒加入适量的浓硫酸(5.1)(加入量=20+4×样品质量,以毫升计),浓硫酸沿瓶颈内壁流下。轻轻摆动烧瓶,混合瓶内样品,直至团块消失,样品完全湿透后加入防沸物(如玻璃珠)以防暴沸,把小漏斗放置于瓶颈处,烧瓶放到消化架(6.2)上开始加热消化。小心加热液体,使之逐渐沸腾,待液体澄清以后继续加热1h。如果用气体加热消化设备,保证火苗不超过烧瓶内装有液体的部位,以防氮损失。
7.4 蒸馏和滴定
将烧瓶内液体冷却,定量转入蒸馏瓶中,并用水冲洗几次,小心地加入50mL~200mL水(根据蒸馏瓶大小决定),混合瓶内物,将烧瓶接上预先除去氨的蒸馏装置。
将硼酸溶液(5.3)25mL~50mL和3滴~5滴指示剂(5.6)加入到500mL锥形瓶中,调节定氮蒸馏装置的冷凝管下端,使之恰好碰到500mL锥形瓶的底部,再通过漏斗加入150mL~200mL的氢氧化钠溶液(5.2),使消化液碱化。注意漏斗颈部不能被排空,保证有液封。
打开冷凝管的冷凝水,开始蒸馏。瓶中指示剂立刻显示碱性颜色。在此过程中,保证产生的蒸汽量恒定。停止加热,降下锥形瓶,使冷凝管离开液面,让多余冷凝液再滴入瓶内,用水冲洗冷凝管末端,水也滴入瓶内,瓶内液体呈绿色。
用10mL或25mL的滴定管(6.4)和用已标定的硫酸标准溶液(5.5)滴定瓶内液体,直至颜色变为紫红色,读取耗用硫酸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7.5 测定次数
应进行平行实验。
7.6 空白测定
用试剂作空白测定。如样品盛器含氮,则应将盛器进行空白测定。
8.结果计算
淀粉及其衍生物的氮含量是以质量分数表示,计算公式见式(1)。
《GB/T 22427.10-2008 淀粉及其衍生物氮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