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生态环境部“开展全国生态状况评估”职责,以及《全国生态状况定期遥感调查评估方案》(环办生态〔2019〕45 号)“建立技术方法规范和质量控制规范,及时转化提升为行业技术规范和国家技术规范,指导生态状况调查评估规范化开展,保障调查评估成果质量”要求,现开展《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编制工作。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成立编制组,共同编制完成。
一、 项目背景情况
(一)项目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发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 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开展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支撑。
2000 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总局)联合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完成了 3 次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分别是 2000 年全国生态环境调查、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 年)遥感调查与评估、全国生态状况变化(2010-2015 年)调查评估。特别是 2018 年完成的全国生态状况变化(2010-2015 年)调查评估,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等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提供了重要支撑。
本标准的任务来源主要是根据生态环境部“三定”职责, 以及《全国生态状况定期遥感调查评估方案》(环办生态〔2019〕45 号)中“建立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 中心参与本标准的编制。2020 年 2 月,自然生态保护司将关于技术规范申请绿色通道的请示报请黄润秋副部长,经黄润秋副部长审定,批准技术规范通过生态环境部绿色通道立项流程。
森林生态系统野外观测是生态系统要素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生态系统分类遥感解译基础上,从地面观测角 度对生态系统特征精细刻画的必要手段,也是满足生态系统 评估模型中关键生态学参数获取的客观依据,是全国生态状 况调查的一项关键环节。森林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的规范化开 展对整个调查评估工作具有*为重要的意义,对森林生态系 统的野外观测指标体系、样地选择与样方设置、技术方法等 进行规定,既能为前期生态系统遥感解译结果提供验证依据,又能为进一步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提供地面观测数据源。
(二)主要工作过程
技术规范编制组在前期项目研究、文献资料分析和相关研究成果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了研讨会,讨论并确定了开展技术规范编制工作的原则、程序、步骤和方法,形成了技术规范初稿。
2016 年 4 月,基于《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 年)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编制组形成了《全国生态状况定期调查和评估技术指南(初稿)》(以下简称《技术指南(初稿)》),于 27 日组织召开了专家咨询会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2017 年 2 月,编制组基于《全国生态状况变化(2010-2015 年)调查评估》项目实施,对《技术指南(初稿)》进行了 修改和完善。
2018 年,经过多轮内部讨论,编制组围绕《技术指南(初稿)》的内容和技术方法进行讨论,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2019 年 4 月,编制组召开内部讨论会,围绕技术规范内容、技术方法等开展讨论,从技术规范的角度对《技术指南(初稿)》进行完善和格式统一,确定了技术规范编制整体框架。
2019 年 5 月,编制组召开内部讨论会,继续对技术规范格式、相关定义和内容设置作了进一步明确。
2019 年 8 月,编制组组织召开专家咨询会,主要邀请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单位从事生态状况评估的专家开展咨 询与讨论,从指导生态状况定期调查评估的各项具体工作角度出发,详细梳理和讨论了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具体内容、指标和技术方法等。
2019 年 11 月,编制组组织召开专家研讨会,主要邀请高校、科研单位和相关行业的技术单位从事生态状况评估的专家开展咨询与论证,从技术规范编制的流程、形式,以及与行业已有标准的衔接等角度,对技术规范的定位、内容等进行了进一步明确。
2019 年 11 月,编制组在“全国生态状况定期遥感调查评估技术培训班”上征求了省市级生态环境保护单位及下属技术支撑单位的意见,结合地方工作实际情况,从指标体系、 技术方法和具体内容等方面对技术规范进行了修改完善。
2020 年 2 月,自然生态保护司将关于技术规范申请绿色通道的请示报请黄润秋副部长,经黄润秋副部长审定,批准技术规范通过生态环境部绿色通道立项流程。
2020 年 3-4 月,自然生态保护司以视频会议形式,不定期组织召开了 4 次技术规范编制讨论会,标准所技术负责相关同志参会并对现有标准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流程进行 了专题指导。编制组根据规范体系的内容对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进行修改完善并形成工作时间计划表。
更多标准征求意见稿内容点击以下链接获取标准意见稿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