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不同颜色组成的纺织品,在储存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染料由一个区域向另一区域迁移的情况,通常是由深色部分向浅色部分迁移,这种染料迁移的现象不但与纺织品本身的色牢度有关,而且与被迁移材料的材质以及相关的生产工艺、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各种材质的产品在储存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色迁移,尤其以涤纶涂层面料*为明显。
色牢度的测试方法;
取一定大小的面料和多纤维贴衬(以及同材质的白色织物)贴合,施加一定的压力,放置于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一段时间,取出评定其贴衬沾色和产品变色(请参考下图)。
测试方法国标和外标都有,比如AATCC 163-2012,GB/T 32008-2015和GB/T 22700-2016中附录B,三种方法的异同如下: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GB/T 32008-2015增加了湿度的要求,模拟衣服被装进塑料袋储存的环境,考虑更为全面。除此之外,它还增加了70℃/80%的测点,模拟高温整烫后的储存效果,但考虑这样的高温高湿环境在实际储存过程中不会同时存在,所以方法3的适用性没有方法1和2广泛。
除此之外,许多买家依托基础方法开发了适合自己的测试方法,常见的有如下几个思路:
1. 改变测试温度:比如选择50℃,60℃等;
2. 改变测试湿度:比如选择23℃/50%湿度(如下图),甚至有一些特殊的产品会选择*端变化的条件,比如:先在-18℃条件下放置24小时,再在60℃条件下放置24小时。
3. 改变测试时间:比如选择7天;
4. 改变样品贴合状态;比如选择自身深浅色对贴;
5. 改变样品大小:比如选择整件衣服放进烘箱里,甚至将包装袋一起放入,考核包装袋字体迁移到衣服上的程度。
改变条件除了要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之外,还需考虑可操作性以及测试结果的可复现性,否则会给工厂、检测机构以及品牌方在质量控制方面造成一定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