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监管模式探讨

百检网 2021-11-15


广东作为食品接触产品的主要进口地,自2014年以来,辖区内进口食品接触产品的批次、数量、货值出现阶梯式上升,并呈现出品种多样化、材质复杂化、价格高端化的特点,亟须通过探索进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监管模式,解决一线检验监管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进口食品接触产品监管面临的新挑战

产品呈高端化发展,抽样成本提高。目前,广东检验检疫局辖区进口食品接触产品主要来源于德国、日本、意大利、法国、英国、韩国。进口的品牌有MONO、BERNDES、KOZIOL、MONETA、SABRE等知名高端品牌。据了解,MONO品牌的一把普通30厘米长的切菜刀市场价高达2000元人民币。若送实验室检测,至少需要样品3把,仅样品成本就高达6000元。

贸易方式大多“小而散”,备案企业较少。主要体现在材质杂、品种多、品牌多、规格型号多,每批数量、货值较小。由于食品接触产品采用的自愿备案管理,产品的特点和进口现状使备案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相对较高,导致备案率*低,大多数企业宁愿接受货物到港后高频率的查验检测而不选择备案管理,不仅耗费检验检疫部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也影响了通关速度。

产品质量相对稳定,安全隐患仍不可轻视。从近几年广东局检验监管情况来看,进口食品接触产品质量波动较小,但不合格产品仍时有检出。现场查验的不合格项目主要是标识不符,而在实验室检测不合格中,涉及安全、卫生、健康的主要问题是蒸发残渣超标、重金属溶出量超标和材质鉴定不合格等。

法律法规和执法体系相对落后,监管需要进一步加强。

应对的思路与建议

建立企业诚信档案,采信第三方检测结果。对进口商建立质量诚信档案,并要求进口商对国外供应商建立质量档案,对所进口产品定期进行检测并向检验检疫提供合格检测报告,建立产品溯源台账机制。同时,建立进口食品接触产品第三方检测结果采信制度,从商品范围、检验标准、法规要求等八个方面建立第三方检测结果采信制度。

强化风险评估,实施“备案+涵盖”监管模式。运用风险评估原理,进一步优化、简化进口食物接触产品涵盖规则,减少因产品规格型号多、抽样面大而造成的庞大工作量。确立涵盖原则,涵盖因子包括原产地国、品牌、原材料和器具形状四个方面。备案时,按涵盖原则,每个涵盖种类抽取一种代表性样品进行备案检测,检测合格后,同时出具备案书和产品种类涵盖表。备案有效期结束后对检测产品实施轮换抽测。

提升通关效率,探索快速放行模式。一是推动进口食品接触产品申报无纸化工作。进口企业在报检前须将备案涵盖材料复印件、符合性声明备案。二是注重事前沟通,进口商先将货物情况、装箱明细发送给工作人员,抽样查验前确定抽样时间、品种、规格、数量。三是快速通关放行。到港报检后,先完成口岸查验相关工作,货物离开口岸,不在口岸滞留。货物查验无误后,即实现口岸通关放行,明确检验流程时限。四是建立有效机制监督进口货物的整改工作。进口货物在上市销售前,完成中文标签等整改工作。

加强后续监管,实现闭环管理。重点关注进口商的食品接触产品追溯管理制度文件和相关记录、台帐,各检验检疫机构通过定期对企业的进口、销售和使用记录进行检查来实施对企业的后续监管。通过对进口商的监管,要求国外供应商提供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要求的检测报告,建立供应商档案。在口岸对进口货物实施查验、核查货证、抽样检测。货物进入市场前,在有效监督下完成标签的整改。进口商建立销售台账,确保在货物投入市场后、出现质量问题,能及时从消费者手中召回。

加快标准接轨,建立标准比对与报告制度。有针对性地对我国一些主要贸易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的重点国家的标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充分利用好技术性贸易措施,分析、研究、借鉴国外的标准化先进管理经验方法、国外的先进技术标准的要求,来促进国内标准水平提升,从而在实际中推动实现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形成一批规范化的管理文件。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