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不出社区变花肥
昨天一大早,家住民安社区1号楼的王玉芬大妈就拎着一个黑色的大垃圾袋出了门。仔细一瞧,袋子里的"内容"还挺丰富:西红柿的蒂把儿、土豆皮、大白菜择剩下的菜帮子……全是前**做饭时产生的厨余垃圾。
虽然社区里设置的垃圾桶就在楼下的单元门口,可王大妈并没有把它们扔进垃圾桶,而是径直向社区北端的"厨余垃圾处理小屋"走去。
"王大妈您来啦!"远远看见王大妈走来,民安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吴睿立刻迎了上来,接过大妈手中的垃圾袋。
厨余垃圾大多是汤汤水水,稍微存放久一点,就会因发酵而散发异味。可奇怪的是,即便是站在"小屋"门口,也很难闻到臭味。这是为什么?
"全靠它!"吴睿指了指小屋里摆放的一台高速发酵天然有机垃圾处理机。这台机器长约4米,一人多高,闪烁的液晶屏幕显示,机器正在工作之中。
"过不了多长时间,这些绿菜叶子也会变成黑黑的肥料。"吴睿笑着说,这套设备利用微生物降解菌技术,每半年换一次降解菌。"每天我们只要从居民手中收来厨余垃圾,倾倒进机器就行了。"吴睿说,这台机器可以通过25℃至60℃的温度控制,自动搅拌,实现微生物降解菌对厨余垃圾的快速分解。在这种高速降解处理之下,绝大多数的厨余垃圾转变为热能、二氧化碳和水,顺着排放槽自然排放掉,而剩余的部分可转化为有机肥料。
"您拿好这两包花肥。"吴睿一边说着,一边把两个巴掌大小的黄色纸包递给王大妈。"这种纯天然肥料比化肥可强多了,够家里种花养草用上好几个月的。"王大妈笑着打开纸包,里面露出脱水干燥后呈现颗粒状的有机肥料。
"现在每天都能收20至30公斤左右的厨余垃圾。"吴睿介绍,从2012年设置"厨余垃圾处理小屋"至今不到两年的时间,民安社区已经实现了4948公斤厨余垃圾的有机处理,重量相当于5辆小型汽车。
856个牛奶包装盒成长凳
上午11时,在民安社区西门的小花园附近,家住3号楼的居民李建生大爷,乐呵呵地带着小孙子玩耍。
他坐着的一条长凳,细看之下显得很特别:从外观上看颜色并不均匀,四条手掌宽的长条板构成的凳面,呈现黄色的"迷彩"状。
"这并不是普通的长凳,是用回收的牛奶利乐包制成的环保长凳。"民安社区党委书记吴治民拍了拍凳子的一端,上面喷涂着一行小字:"该环保长凳由856个牛奶饮料纸包装再生利用制成。"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实在很难把软软的牛奶包装盒和眼前结实的长凳联系在一起。"牛奶利乐包里都有一层锡箔,这种锡箔硬度很高,因此可以通过压缩、注塑等方法,再生利用做成长凳,而且保证非常结实。"吴治民介绍说,目前为止,小区里已经有4条这样的长凳投入使用。
一条长凳需要856个利乐包,这么多的利乐包哪儿来的?走进民安社区居委会的大厅,*显眼的就是靠着一面墙摆放的牛奶利乐包,每个利乐包都被挤空、压扁,几十个一叠捆扎得整整齐齐。"它们都是居民主动送来的。"吴治民说。
记者手记
低碳生活门槛其实并不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环保低碳好像成了一个很高科技的话题。不过在民安社区,它却以一种随处可见的形式存在着。
家里做饭,每天都会产生菜帮菜叶等厨余垃圾,如果把这些垃圾单独集中起来,不仅能换来有机肥料,更重要的是在无形中实现了垃圾分类;小区一角不起眼的长凳,竟然是用牛奶包装盒再生而成;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让居民们省了水费,还养成了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这个小区里的几个片段和剪影,折射出关于环保低碳的重要概念。环保其实并不神秘,低碳的生活方式也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
从细处说,积*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意味着注意节电、节油、节气、节水,从点滴做起。随身带着水杯、筷子,既卫生也减少了使用一次性水杯和一次性筷子。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
往大了说,低碳生活,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或许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所谓的低碳社区,并不在于这个社区中采用了多少环保的高新技术,更重要的,是这个社区的居民有多少环保低碳的生活习惯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