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许多纺织人的朋友圈都被一则巴西市场下滑,6个巴西买家居然有4个出“状况”的文章刷爆了。即使从事外贸多年的人,也无法避免出口风险。虽然说开拓外贸市场信息不可缺,但同时防范意识不可无。
如今外贸交易越来越频繁,企业一定要提高警惕。不光要顾全各国经济局势,对于各类外贸陷阱也要严加防范。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大容易中招的外贸陷阱!
陷阱一
国外买家要求赊货,现在由于生产力过剩,很多企业一见到外商要货便头脑发热,没有留意到付款方式隐藏的风险。例如,有些买家让企业赊货品,货品卖得出再给钱,卖不出就积压着,把风险转嫁到企业身上。
建议:付款方式*好采用L/C信用证,而且要有声誉的银行开出的信用证,因为在南美、中美洲等国家,甚至3元、10元就可以开银行。更次之为D/P(付款交单),D/A(承兑交单),即使是关系比较密切的客户,也尽量不要采用赊货的方式。
陷阱二
买家隐瞒申请破产保护的事实,有些买家已经申请破产保护,但企业已经把货物运出,追讨不到货款,经过调查才发现买家根本无还款能力。但由于买家已经申请破产保护,企业根本无法控告这样的买家。
建议:调查买家的信用状况,可以通过律师或信用评级机构调查、评估买家评级。
陷阱三
企业需小心有部分买家会在签订合同后,更改信用证的条款,比如货物数量、差额、质量等,例如,把产品质量要求改变,企业在发货后,可能没法符合信用证条款,因而无法收回款项。
建议:企业必须小心所有合约,信用证条款的修订,有需要时,需要寻求法律意见。
陷阱四
买家在没有正本提单的情况下把货物提走,企业不要以为手持正本提单不会有问题,因为买家不用正本提单也可能拿到货物,因为根据企业采用FOB的方式,运输由买家负责,外国的货运代理只顾及利益,听命于付钱的人。上述信泰的案例就是这样,美国买家买通了货运代理,在没有正本提单的情况下就把货物提走。
建议:当地货运代理经常会耍花招的几个黑点,南美、中美、墨西哥、中东、马来西亚等。
目前全球经济复苏仍然乏力,纺织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依旧恶劣。若要防止在对外贸易中的失误,出口企业应多了解对方买家的付款能力,不可对老买家大买家掉以轻心。内销企业在交易前也应当充分了解对方的经济实力和信誉情况,切勿盲目交易。
更多内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