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安:团伙冒充医疗专家骗老人买保健品 46人一审被判刑

百检网 2021-11-15
      冒充医疗专家、教授实施诈骗,将低廉 保健品冒充“特效药”高价卖给老人。记者8日从江苏省海安县检察院了解到,近日,这一诈骗团伙46人受审,一审*高被判刑13年,并处罚金16万元。
 
  海安县检察院办案检察官姜涛介绍,这一团伙主要犯罪嫌疑人沈某、高某等人,于2015年6月在广东省广州市租了一层写字楼,注册成立商贸公司,招聘了五六十人,以老人为对象实施诈骗活动。经查,至2016年8月案发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一团伙成功诈骗600余起,实际骗得320余万元。
 
  据悉,这一团伙先是在网上购买公民个人信息,然后交由一线话务员进行“筛选”。一线话务员按照预先设定的诈骗剧本,冒充中科院中医研究所、北京同仁堂等单位工作人员,假以询问病史、家庭及经济等情况,逐步向“客户”推介知名医学专家或教授,这一过程既是“筛选”,也是“铺垫”。
 
  对落入圈套的老人,再交由二线话务员继续实施诈骗。二线话务员则冒充中科院、同仁堂医疗专家、教授,以排毒、修复、巩固等各种借口,向老人推介专门为其配置的“特效药”。这些“药”实际是从网上以几元至几十元的价格购买的保健品,但这一团伙出售的价格在1000元至1万元不等。
 
  此外,这一团伙还会以建立卫生部档案、上德国医疗车治病等事由为诱饵,声称预交部分费用,可享受国家财政补贴,获取免费医疗、免费赠药的机会,诱骗老人预缴巨额费用。
 
  姜涛介绍,这一团伙在公司内部实行底薪加提成的“分配制度”,底薪从每月3000元到6000元不等,另外还有2%到4%不等的诈骗金额提成。这样的报酬诱惑不少年轻人加入。在30名犯罪情节较为严重、审理之前被提请逮捕的被告中,有23人是“90后”,还有3人是在校大学生。
 
  海安县法院一审认定这46人犯诈骗罪,并按不同情节量刑。其中,主要犯罪嫌疑人周某因犯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两罪并罚被处以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6万元。另外两名主犯沈某、高某另案处理。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