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北京,工作至深夜却无处就餐的情况或将改变。近日,北京市商务委副主任孙尧透露,2018年北京市将支持商家开设24小时营业的“午夜 餐厅”,以方便市民 生活。分析人士指出,将24小时营业的“午夜餐厅”纳入政策支持范畴,这在北京还是**次。
深夜“觅食”成难题
“岁末年初,各种工作任务比较多,有时候加班到深夜已经是饥肠辘辘。”在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工作的胡先生感慨地说,身边的很多上班族朋友也有这样的经历,夜里12点想吃口热乎的饭菜,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更别说吃得健康营养了。“尤其是在这么冷的冬天,深夜‘觅食’成了难题,有时用‘饥寒交迫’来形容也不为过。”胡先生说。
“临近期末考试,我们一般吃完晚餐就去24小时营业的餐厅上自习,夜里饿了就直接点餐,既填饱肚子又能看书学习,两不耽误。”一些高校的学生反映说。
专家表示,无论“上班族”加班、“学生党”熬夜学习还是游客体验城市夜生活,夜宵市场均存在较大消费潜力和提升空间,“午夜餐厅”或将迎来更大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副研究员洪群联对笔者表示,北京市拟将“午夜餐厅”纳入相关政策支持范畴,主要考虑的是适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北京消费结构升级和变化的趋势,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种消费结构变化不仅表现在“80后”“90后”“00后”人群日益成为消费主力,也反映了百姓生活向服务型、多样化、个性化消费升级的趋势。
城市文化影响大
饿了么外卖平台发布的《2017年中国互联网本地生活服务蓝皮书》统计指出,人们**24小时的订餐分布正在变得更加均匀,夜宵订单占比达9%。在*爱点夜宵的前十城市中,广东包揽6席,订单比例占全天20%,其中北京作为**入选的北方城市排名第6,当然这也与北方冬天时间较长、温度较低有关。
“一个城市夜宵是否活跃,反映了城市的人气和活力,也是文化、经济、人口、就业、财富、气候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效果。”洪群联分析称,由于气候原因,南方城市夜宵普遍比北方城市活跃。北京“午夜餐厅”的发展和兴起是经济发展、人口集聚、社会开放、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
“午夜餐厅”兴起的背后也面临一些挑战。洪群联表示,对“午夜餐厅”而言,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是根本要求,与普通餐厅相比可能面临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市场规模不清、供求不匹配,可能影响商家经营管理,特别是区域布局和产品供应。二是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以往市场上曾出现过许多24小时营业餐厅,但多种因素导致餐厅夜晚营业时的产品供应品种少、质量差,影响了消费者体验。
加强夜宵市场调查研究,成为业界共识。专家表示,一方面应结合人口流动、居住分布现状,利用网络点餐、交通出行等大数据,了解夜宵需求的潜在规模、区域分布和动态变化,优化“午夜餐厅”网点布局;另一方面要督促“午夜餐厅”提供多样化服务和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多种业态共发展
“午夜餐厅”是夜宵经济的主要内容,但夜宵经济并不局限于单纯的餐饮服务,而是由夜间消费餐饮服务带来的休闲、娱乐、购物等系列活动。
“支持夜宵经济发展既是培育消费新热点,也是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洪群联建议,一是可以探索建设若干夜市,加强餐厅卫生等基础条件建设,完善包括停车场在内的配套设施。二是鼓励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借用互联网技术和手段,促进餐饮和娱乐、购物等融合发展。三是完善监管和优化服务,特别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形成有利于百姓夜间消费的市场环境。
专家提醒,夜宵经济作为餐饮业的一个细分领域,在满足人们需求、促进消费升级方面,大有可为。当然,一些年轻群体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注重健康饮食、规律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