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
绿豆淀粉是加工
在去年专项整治工作期间,为从根本上解决影响绿豆淀粉行业发展的痼疾,衡水市及景县质监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对该行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景县共有24家绿豆淀粉生产企业,全部集中在刘集乡,企业规模大小不一,质量参差不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各企业厂房破旧,设备简陋,工艺原始,生产区和生活区无法相互隔离,甚至污水遍地流、禽畜满院;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各企业都没有必备的检验检测设备,购进原材料绿豆不检验,产品出厂不检验,直接贴上合格证就销售,甚至连合格证也不贴;从业人员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不懂相关产品标准,无证、无标生产现象普遍存在;企业恶性竞争严重,个别企业为降低成本,不惜造假售假,在绿豆淀粉里掺入豌豆淀粉充数,直接影响到下游厂家的火腿等食品质量,整个行业陷入劣质低价的恶性循环。再加上受原材料涨价、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除几家较大的企业还能维持生产外,大多数企业面临关门歇业,曾经辉煌一时的绿豆淀粉行业逐渐衰退,濒临消亡。质监局决定通过生产许可来规范整个行业,以达到挽救行业、促进发展的目的。
景县质监局将绿豆淀粉行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向当地县政府进行了汇报,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在衡水市质监局的领导下,景县质监局积*探寻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经过论证,专家认可传统的工艺方法。质监部门将传统工艺生产的绿豆淀粉送到权威机构检测,结果产品质量完全合格,主要指标还优于同类产品。通过专家集体论证明确,绿豆淀粉可以使用传统工艺生产,不再把许可证管理制度要求的振洗筛、比重去石机、针磨机、离心机等设备作为生产许可证审查的必备项。至此,绿豆淀粉传统的生产工艺起死回生,该行业在政策上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针对该行业企业总量不多、规模普遍较小的实际,质监局在整顿活动中采取了“休克”式疗法,**将景县24家绿豆淀粉企业全部停业整顿,对未经许可而擅自生产的直接取缔。然后召集企业负责人学习国家法律和产品标准,提高经营者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景县质监局还拿出专门力量,帮助具有一定规模、具备基本条件且有取证意向的企业完善软硬件设施,帮助其尽快达到颁证条件。通过半年多的努力,有7家企业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17家企业经整顿仍不符合要求,彻底关停。绿豆淀粉行业迈开了新的发展步伐。
景县绿豆淀粉行业重获新生,质监部门并没有因此而轻松。相反,巨大的压力担在质监人员肩上:一方面,要加强获证企业的证后监管。由于使用传统工艺生产,工序相对简单,外在因素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这就要求企业生产环境洁净卫生,工作人员严格操作,产品按批次检验。景县质监局派出技术人员深入企业现场手把手培训,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生产技术。同时将7家获证企业明确到每名监管人员名下,对企业3天定期巡查一次并不定期抽查,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验,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帮助企业改进。另一方面,加大对无证生产的打击力度。在刘集乡每个村都设立一名或多名信息员,发现本村无证生产绿豆淀粉的及时报告。
历经近一年的整治收到明显成效。据刘集乡经委负责人介绍,目前,虽然淀粉企业总量减少了,但规模扩大了,总产量创了历史新高,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还拉动了绿豆种植,解决了企业污染、农民就业、财政税收等系列难题。全国性的绿豆淀粉生产加工基地已初具雏形,产品将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