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面粉巨头进军深加工领域 行业或将洗牌

百检网 2021-11-15

    目前国内 面粉业普遍开工不足,竞争激烈,为获取产业链上更高附加值,进军 深加工已是大势所趋。然而,在 河南面这一优势产业挺进深加工的道路上,却面临着观念、人才、技术等诸多“软肋”。 

    湖雪进军饼干业

    5月9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五一”前,位于许昌市的湖雪集团宣布涉足饼干业,而且一上马便12条生产线,节前已投产6条线,其余6条也将于7月底投产,全部达产后将是日产300吨的产能。按照目前国内饼干业多数大企业日产100多吨的规模,湖雪集团无疑将成为国内单基地饼干生产规模*大的企业。

    说起来,湖雪集团在业内知名度迅速蹿升,与其2006年开国内面粉行业先河,聘请人气明星刘仪伟担纲形象代言人,投巨资在中央台黄金时段投放广告有直接关系。

    据说,湖雪启动品牌化运作后,在提升企业形象的同时,也使面粉尤其是饺子粉、蛋糕粉等专用粉销量倍增,那么,一年时间不到,湖雪为何又大举进军食品领域?

    “面粉行业竞争激烈,利润薄,地域性也强,在湖雪的品牌知名度起来后,如何拓展品牌空间,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就提上日程,大规模进入饼干领域正是这种考虑。”湖雪集团食品公司总经理刘加才说。

    据了解,在小麦的产业链上,目前一吨小麦价格在1600元以上,加上物流等费用,实际成本更高,而普通的标准粉市场价格在2400元/吨左右,较好的厂子利润率也就在3%~5%,业内称为“刀片利润”,*言利润之薄。

    而若加工成饺子粉、饼干粉、方便面粉、蛋糕粉等专用粉以及营养粉,附加值便会大幅提高,利润率在20%以上,但河南目前专用粉生产占比不及20%,算来企业总利润额依旧较低。

    若将专用粉加工成食品,比如饼干,附加值则又会提高不少,比如,高档饼干每吨在8000元以上,而一些品牌如奥利奥则合每吨1.5万元左右。

    既然企业能生产各种专用粉,那么,进军食品业未尝不可考虑,湖雪集团遵循的正是这种思路。于是,一番调研论证后,曾为国内上百家饼干企业做过技术顾问的刘加才被湖雪集团董事长陈发舟以优厚条件网罗到了旗下。

    “饼干是传统食品,仅河南就有1000多家生产企业,但多数规模小、以中低档为主,高端市场基本为外资及广东、福建的品牌占据,行业集中度还不高,湖雪在厂区建饼干厂,物流等综合成本较低,进军饼干业有很多竞争优势。”刘加才介绍。

    一下子上这么大规模,湖雪是否有些“冒进”?刘加才并不这么认为:“食品企业要规模化生产,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更要加强品牌运作和市场营销策划,湖雪有品牌运作的经验,领导人也有胆魄和市场化的观念,这是我们敢于放手一搏的主要原因。”

    另据了解,除饼干外,湖雪集团还涉足了蛋糕、面包领域,并在香港注册了莱克思奴食品连锁公司,目前已在许昌等地开设了数家直营店,这一点倒与省内另一民企九头崖旗下的“西萨”类似。

    看来,湖雪大举进军食品领域当非心血来潮。

    不容忽视的“软肋”

    某种程度上,湖雪大张旗鼓进军饼干业,向深加工领域延伸,是河南面及面制品企业寻求“升级”的一个缩影。

    河南省政府食品工业办公室主任陈振杰告诉记者,河南不仅是**小麦大省,也是面及面制品**大省,目前除了蛋糕、面包外,河南面粉产量2700万吨,挂面150万吨、方便面117万吨、饼干47万吨,主要产品总量均居全国**。但是,**的只是总量,就行业的整体生存状态而言却不容乐观,尤其在深加工方面。

    一个比较典型的现象是,河南省内各类粮食加工企业有2850多家,绝大多数规模小,产品层次低,拥有规模、市场和品牌优势的企业较少。而且,由于面粉工业生产能力过剩,企业开工率只有30%左右,以致整个面粉行业不甚景气,企业利润微薄。

    为求生存发展,各企业“八仙过海”,向国外出口便是一种努力。据了解,4月30日,郑州金苑面业便与美国Mitz基金会、朝鲜民族经济合作联合会三方签订了出口朝鲜6万吨面粉的协议,并顺利拿到了对方开出的信用证,而今年1月,其生产的方便面也已进入欧美市场。

    “但更根本的,还是要在深加工方面有大的突破,比如,广东面粉企业70%是专用粉,而我省不到20%,在经济效益上,像省内做专用粉较多的海嘉食品年利润也不超过1400万元,企业整体利润率低,因此,我们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陈振杰认为。

    不过,做好深加工并非易事。表面看,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大品牌少,是河南面及面制品业的一大不足,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却集中表现在“软”实力的不足。

    横向的对比也许*能说明问题。据河南财经学院一位人士介绍,在国内食品业,福建“晋江模式”近年来风生水起,崛起了一批知名企业。比如,达利园便是从一个小小的蛋黄派做起,如今已扩展至薯片、饼干等,2006年的销售收入在30多亿元。这样一个各种基础资源并不占优势的企业,其成功的运作模式无疑值得河南企业借鉴和反思。

    “晋江模式”其实效仿于台商企业,其特征可概括为,盯死一个好产品、找到一个有号召力的品牌代言人、迅速推向全国市场、强力广告拉动。但是,说起来简单,真正借鉴此种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河南企业屈指可数,绝大多数企业依靠的依旧是传统的大进大出模式,对品牌运作、市场营销策划、网络建设,乃至产品创新等理解很浅,或者有心无力,只能在中低端市场肉搏。

    于是,也便有了一种*常见的情形,一旦市场有什么产品畅销,便有很多企业跟风,这样做倒不是说不好,但对于一个具有资源优势的大省来说,如果它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大品牌,没有创新,只是亦步亦趋于人后,未免有些令人遗憾。

    据了解,目前市场呈现了两个趋势。一是传统糕点的大规模工业化,像萨琪玛便是一例,另一个是洋食品的工业化,如市场上新兴起的法式小面包,这无疑值得河南企业高度重视。

    “但眼下的突出问题恰是跟风者众,缺乏创新性开发,没有自己拿得出手的产品怎么能做强?”一位业内人士认为。

    这无疑是大部分河南面及面制品企业的“软肋”。“这里面有一个做企业的观念、视野、意识问题,说到底,还是企业家、管理者队伍的经营管理素质需要整体提高,整个行业需要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加盟。”陈振杰认为。

    看来,进入深加工领域容易,但如果河南面及面制品企业不在开发市场、引导消费、创新产品、强化品牌有所“升级”,不走出自己的规模化、集团化、品牌化之路,那么,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逐渐为大品牌所淹没,局势日蹙,将绝非危言耸听。

    升级的“钱途”

    事实上,并非所有河南面及面制品企业在深加工方面都不行,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升级”过程中,河南方便面龙头企业白象集团的崛起便值得研究。

    “面制品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是微利行业,如果想将企业做好,没有强烈的市场意识,较高的管理素质、品牌意识,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视,很难形成竞争力,一句话,对传统产业不能用传统的观念来看待。”白象集团董事长姚忠良说。

    一语中的。某种意义上,白象能从一个100多人的机关小厂,成长为一个年销售收入30多亿元的国内知名方便面企业,靠的正是对困扰众多河南企业的“瓶颈”因素的突破。

    方便面企业拼的就是管理。在对白象的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无论是管理体系、组织架构,还是人才引进与培育、发展机制,白象均非常重视,其壮大也是其企业素质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

    对于研发,白象集团每年则投入经费2000万元,还专门将新郑分公司一条15万包方便面生产线作为产品研发、新产品试车和相关技术改造的试验线。“在一个替代品不断增加的行业,研发必须紧跟市场需求,勇于创新,具有超前意识。”姚忠良认为。

    目前,其研发中心拥有专职研发人员400余人,其中包括引进的**研发人才5人,博士1人,研究生10人,**工程师8人。在这些研发人员中,既有来自日本及中国台湾地区的方便面专家,也有名厨和营养专家。

    对研发的高度重视,换来的是在业内被誉为一大创新的白象大骨面系列产品的问世,方便面业从此多了一个新品类,行业进步了,企业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而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2000多名业务人员、400多名营销策划人员为白象积累了巨大的客户资源,保证了其“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实施。如今,在农村市场取得垄断地位后,白象已开始稳步向大中城市推进。

    与全国市场拓展同步的是品牌建设,在中央台、各地卫视投放一些必要硬广告的同时,通过一些社会热点和潮流的嫁接,白象借力打力,有效提升了品牌形象。

    “同白象一样,我省食品深加工做得不错的企业还有双汇、华英、金丝猴等,它们的成功说明,河南企业做好深加工的潜力很大。”陈振杰认为。

    实际上,具体到产品层次的深加工方面,河南企业同样大有可为。河南省农科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综合加工研究室主任黄纪念博士告诉记者,在小麦能提取的产品中,主要有从麸皮中提取膳食纤维,是保健品、减肥产品的主要成分;从面粉中提取谷朊粉(即小麦蛋白);从小麦胚芽中提取胚芽油(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含Vc丰富,主要用于保健、美容、化妆品等,目前国外消费较多,国内尚处于导入阶段)。

    “以小麦胚芽油为例,南方一些大厂已开始做,我估计,如果河南能将这一块深加工做起来的话,仅初级的小麦胚芽油销售便有约9个亿的产值,若做成胶囊,附加值更高。”黄纪念认为。

    也就是说,河南面及面制品企业升级“钱”途光明。

    行业或将“洗牌”

    食品工业是河南的优势产业之一,将河南打造成优质小麦生产和加工基地也是省政府的重要目标之一,优质小麦基地已是事实,但如何做好深加工则大有学问,这也是政府方面关注的重点。

    据了解,为做强河南食品工业,有关方面已将“河南食品工业与山东食品工业的比较研究”作为课题,并专门赴山东省进行了认真考察,形成了调研报告上报省政府。

    “在如何做强食品工业上,作为全国**食品工业大省的山东有一整套的做法,省里对河南食品工业如何可持续又好又快发展非常重视,估计下一步省里会在做强食品工业上有较大动作,这将直接促进食品业的升级和做强。而从山东省的实践看,培育有能力出来整合行业资源、提高行业集中度的大企业,吸引外来资本、品牌进入,是做强食品工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位参加调研的人士透露。

    行业格局的变动在所难免。陈振杰认为,就河南面粉行业而言,产品结构调整的重点主要是提高专用粉的比例,并对专用粉进行深度开发,将产品做得更精,品牌做得更响,规模做得更大,效益做得更高。而随着产品的不断升级,行业集中度、品牌集中度的不断提高,整个行业必将呈现强者愈强的格局。

    “品牌将成为号令市场的重要因素,河南面及面制品行业届时恐怕一批企业会倒掉,毕竟现在行业产能过剩、企业小而弱的局面不利于行业进步。”一位业内人士认为。

    毫无疑问,随着行业“升级”提速,“洗牌”将不可避免。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相关问答